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城南30公里处,跨西昌市、普格县、德昌县一市两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其中主要景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359米。螺髻山是凉山州国家4A级风景区螺髻山—泸山—邛海风景区的组成部分。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螺髻山之名来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
螺髻山[1] 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远望时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苍蔼凌虚,高下混茫,有朝
螺髻山
螺髻山(4张)
观暮开之感;近察则杂树生花,杜鹃似海,纷红似落,俪白参黄,呈争辉竞艳之趣。山间溶洞奇险岩穴深幽,丹岩翠,石峰峭立,有亮如明珠、号称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也有气势磅礴,飞流直觉泻的温泉瀑布。古藉中称螺髻山有72峰,36个天池,18项胜景,25坪,12佛洞,共108景。据1989年卫星遥感资料反映,其景观、景点数远不止于此,且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
螺髻山历史上曾是我国较早的佛家圣地。自汉代开劈,唐代佛事已经盛行(鼎盛时期仅螺髻寺就养僧三
冰川漂砾
冰川漂砾
千余人),建造了许多庙宇,现遗址尚存。唐末以后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佛事日衰,于是有“隐去螺髻,始现峨眉”、“螺髻山开,峨眉山闭”之说。佛家称螺髻山为“紫微”。自清初至道咸年间,寺庙又逐渐兴起。据记载,仅螺髻山西麓就有曹峒派较大的庙宇两阁十三寺。螺髻山碧水幽谷,烟云飘渺,景观无穷,佛家称为仙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