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周至、太白和眉县的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主峰拔仙台海拔3771.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名山。李白曾在《登太白峰》中写道: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1965年以太白山为中心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56,325公顷,以保护暖温带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太白山具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的垂直分异,具有复杂而丰富的生物类群。南北生物气候的过渡性质是该保护区最突出的特点。
低山区是被黄土覆盖的石质低山;中山区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态;高山区是遗留下来的第四纪冰川地貌冰斗、角峰、槽谷及冰碛堤等。残留的古冰川遗迹,对研究气候,地质的变化均具重要意义。
在植物区系组成上,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植物成分在
此交汇,同时因山体垂直变化的影响,中温带甚至寒温带的植物也一同渗入。在该保护区范围内统计到1,700余种种子植物,约占秦岭植物总数的60% 。其中属于中国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及本区特有植物,如串果藤、杜仲、独叶草、金钱槭、连香树、领春木、庙台槭、水青树、山白树、太白红杉、秦岭乌头、铁杉、太白杨、星叶草、紫斑牡丹等。野生动物约有兽类40余种、鸟类230余种、还有部分两栖类、爬行类及鱼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