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西北部,是阜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信息中心。全区国土面积529平方公里,人口68万,辖1乡、7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颍州经济开发区、颍州工贸园。
——颍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颍州因临颍水而得名,始称于北魏,西周时期为胡子国国都,战国时期为楚邑,秦汉以来,为历代郡、县、州府所在地。颍州素有历史名城、黄淮新区、皖北明珠的美誉,以“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而著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在此为官多年,对古颍州西湖情有独钟,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和“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等千古佳句。颍州文体事业繁荣,是“全国健身球之乡”、“安徽省剪纸艺术之乡”,民间舞蹈“肘歌”、“三仙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颍州籍运动员邓琳琳勇夺2008年-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体操个人全能金牌。颍州平坦开阔、河流纵横、城依碧波,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等内城河贯穿城区流入颍河,史有“三清贯颍”的美称。国家3-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保护区——颍州西湖,文峰塔、奎星楼、刘公祠、白蟹泉等古迹众多,滨水景观、古城风韵为一体的颍州城市景观美丽如画。
——颍州区位独特,物流运输通畅。颍州位居华东经济圈、大京九经济带的结合部,长三角经济圈的直接辐射区,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具有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的独特区位。颍州地处中原,自古为“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是现代交通枢纽城市。铁路:大京九铁路穿境而过,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铁路构成“米”字型框架,直接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干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是全国六大铁路路网枢纽之一。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自动化程度居全国之冠,日编解能力达到1.8万节。阜阳“陆港”与上海、天津、连云港等港口建立“铁海联运”机制,出口货物在阜阳口岸可以“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通关手续,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高速公路:合淮阜、阜亳、界阜蚌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并在颍州境内交汇进出;阜六高速正在建设,阜蔡高速即将开工,东抵京沪、西达京珠、南连沪汉、北接南洛两纵两横的“井”字形高速公路框架已基本形成。水路:通过淮河、颍河、泉河等6条航道入江达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规划中的阜阳港花园码头位于安徽颍州经济开发区境内,可常年通航500吨至1000吨级船舶,经颍河入淮河,至京杭大运河可达苏南、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航空:4C级民航机场坐落区内,目前开通合肥、上海、广东、北京等航线,到达上海虹桥机场、广东白云机场仅需2个小时,到达北京南苑机场仅需1小时10分钟。
——颍州资源丰富,投资成本低廉。颍州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生姜、蔬菜等70多种农副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生猪、优质山羊、黄牛生产基地,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广阔空间。颍州人力资源丰富,常年有20万在外务工人员,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之一。现有阜阳师范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等院校及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50余家,形成了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网络,可为企业提供定向式、订单式培训。颍州作为阜阳的政务中心区、城市拓展区、人口集居区和市场聚集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阜阳市主要供电、供热、供气和污水处理企业都位于区内,金融、保险、证券、律师、会计等中介机构发达,水、电、热、气、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综合投资成本仅相当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三分之一。颍州先后荣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和“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等称号,被誉为皖北投资首选地区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