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特点
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最高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年最低温度在-8摄氏度左右。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1.3℃。平均最低温度-3.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3℃~27℃,平均最高气温32.2℃;年平均气温13.6℃。[3]
夏、秋季节公园比60公里外的关中平原平均气温低15℃——20℃,这些特征在秦岭北麓的森林公园是少见的,是陕西关中平原最佳的避暑旅游胜地。4月至11月园区气候凉爽,绿荫如盖,水丰草茂,能见度高,是旅游的好季节。
2资源情况编辑
林木资源
黑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94%,厚畛子、铁甲树一带有原始森林800多公顷,大蟒河、父子岭、黑河主河道之间有原始森林约1600公顷,均以油松、栎类、椴树、白桦等为主。林分平均高度15米,郁闭度达0.8以上,林龄约为200年左右,枝柯横斜。林深似海,风起水响。由厚畛子至狐狸沟,黑河两岸有约4000多公顷次生林,以栎类、松柏、杨木等为主,平均树龄80年左右,平均数高12米,平均郁闭度0.7以上。
山体资源
秦岭作为中国地质界乃至世界地质界瞩目的造山带,是中朝板块和扬子板块长期碰撞开合而形成的巨型纬向构造带。在震旦纪—三叠纪期间,经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等多阶段发展,多旋回褶皱的复杂构造运动成为褶皱系,构造的复杂发展奠定了秦岭作为我国水系、气候、植被、物产等南北分界的基础。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中,各种沉积作用、火山活动、岩浆活动、冰川作用相继发生,这些地质作用所留下的各种遗迹如岩石地层、褶皱、断层、冰川地貌、石林、溶洞、地下河、动植物化石、矿产都十分丰富。黑河河谷横切走向东西的秦岭山脉,这些地质遗迹便集中发育在黑河流域至秦岭梁大约50KM的黑河河谷地带内,地质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