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日本电子/机械/材料等领域的全球top地位, 日本互联网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很多人说日本的线下服务把互联网能做的都做了,真的是这样吗。相比于国内的不少有亮点的创业产品,为什么在擅长创意的日本没有出现?
线下服务的完善,使得互联网新服务形态面对的门槛太高了。
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说外卖应用。基于全国和本地的外卖应用在国内已经是办的热火朝天了,但是在日本,除了肯德基麦当劳多米诺披萨这些本来就有外卖系统的店铺有自己的网站和应用以外,还没有出现公司能够成功的整合小商铺来提供外卖服务。想做的公司不少,但是他们多少都会碰到用户对服务质量要求过高的困难。
一句话来说,就是日本的顾客都给惯坏了。比如说,顾客原来是打电话叫外卖的。电话只要打通,就肯定会有人记录下这笔订单。但是现在要他们转到网络或者手机上订餐,就要求商铺方面要能像接电话那样一个不漏的查看所有订单,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这件事对于日本的餐馆来说不是很容易,一是餐馆实际进行作业的都是形形色色的打工者,他们对于电脑不熟悉或者忙碌起来忘记的话,就会有订单疏漏的情况发生。
换句话说,店家的保守思想和害怕失败的态度,是新创意普及最大的敌人。
二、对线下服务的满足,让顾客没有太多动力去选择新商品。
很多O2O服务在日本,都是以电话预约的形式进行的。店铺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以及询问,记录的流程是非常熟练的,不用一分钟就能把预约定下来,而且是热情又专业的电话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顾客也会趋于保守。就拿日本的美发沙龙预约网站举例子吧,几乎在所有的沙龙都已经普及了,也非常容易预约,通过应用可以直接跳转到自己去过的沙龙,选择优惠券,发型师也可以直接指名,预约后还可以把沙龙的地址和预约时间同步到手机日历。可是就我在美发沙龙询问发型师的时候,他们说现在网络预约和电话预约基本还是一半一半,明明有很好用的网络服务,很多顾客却觉得“还是打电话安心点”。
由于日本社会以及服务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非常稳定,其实大家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非常不爽的不便。几乎所有当下服务想要解决的问题,都通过日本的其他系统以其他方式解决了。比如说现在流行的手机支付,让大家感觉很神奇。但是在日本,其实多少年前就可以用日式手机以及交通卡在各种地方快捷付费了。
没有太强烈的需求,就导致日本的顾客没有太多的动力去选择网络新产品。
三、因特网公司内部的保守
日本最大的电商乐天公司的购物页面多么惨不忍睹。给大家开开眼界。
主页是这样的。基本都是文字。听有的朋友说最开始以为是山寨网站都不敢买东西。然后我敢打赌你们大部分人第一次用乐天买东西,肯定找不到在哪里下单。这四年,淘宝飞速改进,新的UI,新的功能,世界的互联网服务都在改进,可是乐天始终如一。
认真来说的话,其实这就正是日本企业的保守所导致的。乐天的员工肯定也非常清楚这个页面到底有多烂。但是往往会有这种现象:大家都觉得很烂,大家都想改进,但是永远没有人去改进。
如果你关注一些日本近几年出的网站,就会发现,他们的UI和系统都非常先进,紧跟潮流。对,凡是新东西,都非常棒,但是旧东西,几乎没法改。因为改了,就有可能失败,乐天这种大网站,每天给公司带来巨额利润,万一因为尝试新UI,使得交易额下降0.1%,都将对全年的成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没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做这个尝试。
不仅仅是乐天,也不仅仅在因特网企业,这是在全日本公司都很普遍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的原因源于日本的雇佣体制。不作出成果,不会被炒鱿鱼,但是尝试了失败了,就有可能被炒鱿鱼一辈子没着落了。
所以日本这个社会,适合发展那种经过长年研究和改进一点点积累的公司,但并不适合创新冒险的公司。(目前这些任务都落到了新的创业公司肩上,他们有冒险精神,但是仍旧很难改变一与二中客户与用户的保守)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现在的全社会的想法不改变,日本就不会成为一个适合互联网服务发展的国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