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八景之一:"寸金浩气"-寸金桥公园
寸金桥公园始建于1958年,旧称”西山公园“、”人民公园“,又称寸金公园,为纪念遂溪人民抗法斗争改为现名。
寸金桥公园坐落在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西侧,寸金桥公园因邻近寸金桥而得名。1961年,郭沫若到湛江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寸金桥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英雄事迹,公园中心广场屹立着抗法英雄的塑像。是湛江市最大的亚热带园林式公园。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1898年3月11日),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旧称)的无理要求,并于当年闰三月初二(1898年4月22日)派出军舰在遂溪县的海头汛武装登陆,强占海头炮台(今湛江市霞山区沿海)。
对此,清政府却委曲求全,屈膝投降,竟然派官员与法军划定租界。法帝国主义入侵后,所到之处四出烧杀掳掠,妄图扩大“租借”范围。敌人的野蛮的暴行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慨,进而爆发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1898年6月19日)南柳、海头、绿塘、洪屋等村民众500多人在吴帮泽等的率领下首揭抗法义旗,歃血誓师,以大刀、长矛、木棍等为武器,攻打广州湾的法巢。[1]
尔后,抗法斗争风起云涌,湛江人民在代理知县李忠珏(上海人)的支持下成立抗法团练,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的信念,与敌战斗十余次,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敌人的数次进攻。
但是,清政府却向法侵略者节节退让,钦差大臣苏元春于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899年11月16日)不顾人民反对,竟与法国海军提督高礼睿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期限99年。但慑于人民的反抗,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现遂溪县新桥糖厂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桥(今寸金桥),租界范围从纵深一百几十里缩小至三十里。
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法斗争,湛江人民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诗篇,永远激励着后人为民族的强大富饶而奋斗!
寸金桥公园不但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而且还是湛江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记载着湛江市人民抗法斗争英雄的寸金桥,从公园月影湖的排水渠上跨过,把公园北苑和圮苑两大景区分开。抗法英雄塑象庄严地沾立在公园大门宽敞的广场上,正气凛然,威武不屈,是湛江人民的英雄形象!刻在抗法纪念雕像上的1961年,郭沫若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七个大字,金光闪闪!它是湛江人民殊死保卫祖国河山的铿锵誓言!象征着湛江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永放光芒!该公园为纪念革命先烈的光辉斗争史,弘扬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无畏精神而命名为寸金桥公园。
寸金公园内的抗法英雄纪念雕塑大义凛然,浩气冲天 ,它是为纪念湛江遂溪人民抗法斗争而建,屹立在寸金公园的中心广场。抗法勇士腰挂螺号,手握藤和牌和钢刀,刀尖深插在地下,表示寸土不让,象征国土的基座正面刻有郭沫若手迹“一寸河山一寸金”。抗法英雄纪念碑象征了湛江人民为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生命的奉献精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