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特产1

家乡区县: 内蒙古正蓝旗

      蒙古民族热情好客,家里来了客人,放好桌子,桌子中央放上满满一大盘炒米,周围摆上盛在瓷盘里的黄油、奶豆腐、红糖、各种饽饽,接着献上热气腾腾的奶茶。如果有客在座,不给茶喝或没有“塔布喜”(奶食品等),主人则要“脸发红,心难受”,而客人则以为“茶没有茶,脸不给脸”。

      奶茶的种类很多。据文献记载,早在1300年前,就已经有健身止血、治疗失眠症的“酸枣稀饭”;有提高视力和听觉的“嘎仁萨面茶”;有通宣理肺的“西仁宝日玛汤”等等种类的奶茶。而“玉盘茶”、“金字茶”、“西番茶”则是蒙古大帝皇宫中佳茗。蒙古高原可以用来做茶的植物很多,就地取材煮制奶茶,各有千秋。奶茶有解除疲劳,促人兴奋,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而阿巴嘎茶,除了上述功效外,还能治疗感冒等病,是上乘补品和饮料。

蒙古特产
      1、菜包 菜包也叫饭包,是通辽地区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饮食,如今菜包已从寻常百姓家走上了宾馆酒店的餐桌,成为招待贵宾的一道独具特色的美味。 菜包所需的原料是:米饭(大米饭、高粱米饭、小米饭)、白菜叶;副料是:葱、香菜、大酱,爱吃辣的人还要放些辣椒等。

      2、炒米 炒米是牧区最常见的熟食,蒙古语“胡尔申巴达”,是以散糜子经过闷蒸、锅炒、碾磨等工艺加工而成。即把散糜子收拾干净,(即带着皮儿的原粮)。放入锅内,加水至略高于米,像闷米饭那样,加火把糜子闷至八成熟。然后,再把闷熟的糜子用勺舀一次一勺(半升许),倒入已加热成高温的锅里搅拌煸炒。米粒崩得像小炮似的“噼噼啪啪”喧响,而且热气腾腾,这一工序最要紧的是掌握好火候。热气冒尽,发胀的米粒稍稍复原后,即可出锅,用筛子将细沙和糜子分离开来。这样把煸炒好的糜子冷却之后,铺展在石碾上(厚度要适当,如过薄会把米粒碾碎),研磨两、三遍,米和糠皮完全分离之后,再用簸箕将糠皮簸出,所留的黄灿灿的米粒即为炒米。

      3.玉米碴 又称“苞米碴”,将玉米脱皮,每粒破碎三四份即成。可以煮干饭和熬粥。把玉米加工成面,和好发酵后可做“大饼子”、“窝窝头”、“发糕”等。

 

Xntg99330(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