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是我国著名古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素以“秦都”、“帝陵”闻名于世。咸阳地处渭 河、泾河流域,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农业始祖后稷,就曾在此教民稼稿,“务耕 农种、行地宜”,至今武功县仍有“教稼台”遗址。 自秦孝公(公元前350年)始迁都于此,咸阳因“地处九峻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 而得名。中间经五代秦王,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至秦末,咸阳作为战国秦和秦 王朝的都城达144年。当时其管辖范围非常广大,几乎囊括今日的整个关中乃至陇东等地。 封建制度确立后,咸阳一度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秦始皇以咸阳为中心,修 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网——直道和驰道,同时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车轨,推动了中国 社会的进步。从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一直为 长安门户、京畿要地,为丝绸之路西行第一站。到明清时期,这里都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 集散地之一。
咸阳历史大事记——
【孝公迁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 ,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 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市凤翔县境内)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今咸阳市渭城区 境内) ,得到秦孝公支持。次年,秦国正式迁都咸阳。自此至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咸阳作 为秦都共计144年。
【商鞅变法】公元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后,商鞅为了取信于民,曾在咸阳城阙前树 木征信,宣布旨在强国的改革活动,制定了一系列奠定秦国走向富强的商君之法。秦孝公逝 世后,旧贵族势力反扑,商鞅被车裂于咸阳。
【 《吕氏春秋》“一字千金”】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在咸阳编写《吕氏春秋》 一书,汇集先秦各派学说,为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该书共26卷,160篇, 以儒、道思想为主,兼有法、墨、名、农及阴阳家言,也涉及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 识。书成后,吕不韦公布于咸阳城门,声称凡能增删或改动一字者,重赏千金。“一字千金” 即典出于此。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加冕亲政以后,坚持不懈地进行旨在统一 中国的战争,经过近10年征战,相继灭掉“战国七雄”之六,结束了中国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局 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帝国。为了加强政权,嬴政废除分封诸侯 的旧制,自称始皇帝,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经 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兴修水利,发展农耕。文化上统一文字,形成以小篆为范本 的标准文字。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宴请文武百官及70余位博士。宴席上群臣 争议分封,众儒生借古讽今,非议朝廷,秦始皇准允李斯建议,除保留秦国历史及卜筮、医 学、法令等书籍外,其余一律焚烧。次年,秦始皇下诏求贤,但因有人非议始皇帝的政策法 令,遂设计坑杀了460余名方士和儒生。史称“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首开思想文化专制的先例,为历代帝王所效仿,极大地摧残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艺术,其恶劣影响至今未能根 绝。
【刘邦灭秦】公元前209年,秦王朝暴政引发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军攻入关中,秦王子婴率文武百官投降,秦朝灭亡。
【火烧咸阳】公元前207年冬,西楚霸王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掉已投降的秦王子婴, 掠取财货珠宝,纵兵放火焚烧秦国宫室,大火蔓延达3个月之久,都城咸阳化为焦土。
【浅水之战】唐武德元年(618年) ,入主长安城的大唐政权同盘踞金城(今甘肃省兰州 市)的西秦政权之间在浅水原进行军事决战。唐高祖派秦王李世民率兵出击薛举、薛仁杲父 子所率30万兵马,开战初始,唐军惨败。后薛举病死,李世民亲任元帅,诱敌出兵激战。李 世民乘白蹄乌(昭陵六骏之一)率兵杀入敌阵,内外夹击,薛军士卒大溃,薛仁杲被迫率众 投降。浅水原大战为唐王朝立足关陇清除了外患。贞观四年(630年) ,唐太宗下诏修建昭仁 寺,刻石立碑,以悼亡灵。
【马嵬兵变】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 之乱”。在叛军攻克潼关之际,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杨国忠、太子李亨及少数近臣西逃。 车驾行至马嵬驿(今兴平市马嵬镇)时,护驾将士因平素怨恨杨氏兄妹祸国而发生兵变,杀 死杨国忠。玄宗被迫将杨贵妃缢死于路旁祠下。此处尚有杨贵妃墓供后人凭吊。
【宏道兴学】明弘治七年(1494年) ,王承裕在三原创办宏道书院,其教学宗旨是明纲 常之道,知能其之理,主要学习儒家知识,广泛涉猎典章制度。进入清代,由于乡试定期在 三原举办,陕西学政亦驻扎于此,宏道书院发展成为西北学界的一面旗帜,曾有“学风之盛, 莫过三原”之誉。清末,这里成为培养维新志士和革命人才的熔炉,井勿慕、宋向辰、李元 鼎、徐朗西等皆出于此。后改名宏道高等学堂,传播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输出留学人才, 造就了于右任、李仪祉、吴宓、范紫东、张季鸾、张奚若、茹欲立等人才。
【味经维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泾阳创建味经书院。课程初以儒学经典为主, 1885年开设求友斋,教算学、地理、天文等。后革新课程,尤重算术与时政,以图教育救国。 1890年,设复织机馆,兴纺织,开实业风气。甲午战争后,于1895年设时务斋,为陕西最早 的维新组织。从此味经书院不但大开西北新风,亦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主阵地之一。
【云阳改编】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团结抗日,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 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了洛川会议, 决定将红军总部 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参谋长叶剑英、副 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随后朱德总司令从延安来到红军总部所在 地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主持红军改编工作。改编结束后,朱德总指挥率领八路军官兵东渡 黄河,开赴抗日前线。
【创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1932年, 国民党中央通过了于右任、 戴季陶等人提出的方案, 同意筹备建设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于右任、杨虎城等亲自踏勘地形,选择武功县西原周人始 祖后稷教稼之区为校址, 成立学校; 之后又有农林牧院系纷纷合并, 组建为国立西北农学院。 1985年西北农学院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现为国家重点大学。
【修建泾惠渠】1922年,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开始筹划泾惠渠工程,组织测量队勘测渭 北地形,并写出《引泾论》 、 《再引泾论》 、 《陕西渭北水利工程局引泾第一期报告书》等论著。 1930年,杨虎城将军主陕时,支持他的建议,兴建了泾惠渠工程。
【创建西藏公学】1958年正式开学,是西藏设在内地的一所高等学府。1965年更名为西 藏民族学院。为西藏培养了1.8万多名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我的微博网址:http://weibo.com/136fanfan/home?topnav=1&wvr=6
我的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u/2212482984
我的能力秀网址:http://www.wm23.cn/yangfanfa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