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蔬菜发展也

家乡区县: 渭南市澄城县

蔬菜生产作为澄城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跃城乡经济、丰富菜篮子供应、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县蔬菜生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栽培方式由露地生产扩展到日光温室、拱棚等五大类,栽培品种涉及10大类60多个品种,截至2009年10月,全县蔬菜面积达到5.544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080亩、中小拱棚2570亩、露地西瓜2.3万亩、线辣椒1.39万亩、食用菌48.2万袋,总产量10.4034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0801.77万元,蔬菜生产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一个重要门路。

一、发展现状

澄城县蔬菜生产按照栽培环境划分,可分为露地、冬暖式日光温室、设施冷棚、中小拱棚、食用菌五大类。

——露地蔬菜生产情况。露地蔬菜散布于全县14个乡镇,主要以西瓜、辣椒、大葱、豆角、黄花菜、叶菜类、茄果类为主,其中,地膜西瓜2.3万亩,线辣椒1.39万亩,大葱0.4万亩,年产值5834万元。

——冬暖式日光温室的发展概况。冬暖式日光温室发展起步于1992年。当年,城关镇北关村通过出外考察学习,引进了河北省永年县大棚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建立冬暖型日光温室12座,种植蔬菜品种为新泰密刺黄瓜,当年棚均效益达到了1.9万元。在高效益的带动下,1993年—2000年,全县累计发展塑棚设施农业511座,塑棚专业村由北关村扩大到城关、庄头、韦庄、醍醐四个乡镇7个村。2001年,县委、县政府将设施农业生产列入农业“四大产业”之一,通过农牧局、园艺站及有关乡镇的共同努力,当年建棚513座,全县累计达1024亩。截至2002年底,全县冬暖式日光温室发展到1538亩,形成了城关镇北关、交道镇中社、冯原镇叩卓、寺前镇吴家坡、赵庄镇赵庄及乔庄等塑棚专业村15个。

2003年秋季,澄城县发生了特大雨灾,致使温室受损严重,1100座温室不同程度受损,毁棚438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24万元,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和菜农再投资生产的热情。此后,澄城县设施农业生产进入恢复性建设阶段。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努力,截止目前,全县实有日光温室1080亩,产量2160吨,产值1229.5万元。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全县的城关镇、交道镇、赵庄镇、冯原镇、寺前镇、庄头乡、安里乡的15个村,栽培品种涉及蔬菜、果树两大类20多个品种。其中,西红柿、黄瓜占到蔬菜生产总量的70%以上。棚型结构主要为水泥拱梁无立柱蔬菜专用棚、钢架结构无立柱蔬菜专用棚、钢架结构无立柱果树专用棚、山西鸟翼型矮后墙长后坡越冬专用棚及设施冷棚五种。

代宁(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