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

家乡区县: 陕西省黄陵县

黄陵县戏剧(曲)艺术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末和清初。当时在陕西、甘肃一带兴起修庙宇祭神灵的风气,黄陵县境内凡有庙宇的地方都建有戏楼,这些庙宇、戏楼,一律砖木结构,飞檐筒瓦、雕梁画栋,非常讲究。凡“龙王庙”、“山神庙”、“娘娘庙”、“关帝庙”、“文庙”等每年定期有庙会,过庙会时必然要唱3天4夜大戏。这样年深月久,相约成俗,一直流传下来。黄陵县典型的戏剧庙会有:农历(以下同)二月十五日县城庙会,三月三日店头街庙会,三月初六隆坊街庙会,三月初十太贤村庙会,三月十八日上官村庙会,三月二十二日田庄街庙会,三月二十六日土桥子庙会。还有“长寿山”、“老爷山”、“忠义山”、“晋公庙”、“普乐寺”、“栳栳寺”等处不定期的庙会,都要演戏祭神。这些戏剧演出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每逢遇庙会唱戏时,周围数十里地的群众拖儿带女全家出动。既向神灵烧香献供,又看戏观光,以饱眼福。即使一些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也修建有各种名堂的小型庙宇,群众为了表示善心诚意,唱不起大戏时,也要设法唱上3天4夜“皮影戏”、“线胡戏”或“木偶戏”。黄陵县群众习惯把首场演出称为“挂灯”,把末场演出称为“落台戏”。每次庙会祭神,各家各户都自觉捐钱,多少不限,群众俗称给神上“随心布施”。各家各户还要按男性(男丁)给戏班子艺人管饭。

文物遗址

文化艺术

上畛子汉墓群:位于黄陵县西73公里处的上畛子。1981年10月文物普查发现,该汉墓群位于沮河南岸,西距上畛子村1公里,三个墓室均为砖砌,系青砖平铺与人字形间隔砖法,大小高低不等,但墓室上下砖外都铺有20厘米厚的木炭层,其中一墓带有耳墓,一墓为夫妻合葬墓。

双龙西汉墓:位于双龙乡双龙村中。1988年文物普查发现,该墓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南为沮河,东西至村两边,北靠山脚,长2米,宽1.7米,高1米。1986年群众修建时挖开,出土文物有汉罐4个、铜锅4个、铜铃9个,为西汉时墓葬。

李东垣墓:李东垣,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金元时期中医四大家之一。主要论著有《脾胃论》三卷,因发明“内伤”一证,后世称他为“补土”《脾胃》派的创始人。其墓位于阿党乡阿党村正西500米处。该墓地距原畔100米,北为农田公路,南距沟沿。墓前原立有石旗杆,上刻“精歧黄之业起死回生德泽被土庶君臣,建元戌之勋护国保民声名播东西南北”。现旗杆已毁

刘美玲(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