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英雄人物——邓庆

家乡区县: 湖南省宁乡县

生死关头,他选择了死亡

2月25日,阴雨绵绵。宁乡县喻家坳乡联群村村民邓庆,一大早就带领村民去拆除南岭冲新修的石拱桥模板。这座桥是群联村部分村民集资修建的。

他拿着斧头第一个跳下河,钻进了桥洞。同村的邓旭明随后也前来帮忙。

上午10时许,两人在拆下第二块模板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根横梁突然断裂,几吨重的土模掉了下来。

“旭哥,快走!”这千钧一发之际,邓庆一手持斧头顶住横梁,一手将邓旭明狠力推开。掉下的横梁击中了邓庆的头,10多立方米的土模也随之轰然坍塌,邓庆被无情地吞噬了……闻此噩耗,周围近百名村民迅速赶到现场。他们奋力翻开土木,寻找邓庆,希望他能安然无恙。10多分钟后,村民们终于在一根大木头下找到了他。

可此时的邓庆已是血流满面,永远停止了呼吸。刚才还鲜活蹦跳的他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他的乡亲,献出了年仅24岁的宝贵生命。

美好生命,为别人活着

“邓庆小时候就表现好,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在小学班主任秦素辉的回忆中,邓庆是个好孩子:学校组织向五保老人献爱心,邓庆家穷拿不出钱,他就带上一些鸡蛋、蔬菜、柴草送给五保老人;学校搞大扫除,没人愿意扫厕所,邓庆主动接受任务,而且一扫就是好几年;班上的课桌坏了,他四处找木材、钉子修补好。在邻居的眼里,邓庆是个雷锋式的好青年。1995年,邻居李福良在砖厂做事时摔了腰,一个多月不能做事。祸不单行,其妻又大病一场,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正当他心急火燎的时候,邓庆帮他把里里外外的家事农活都侍弄好了。

1996年,李福良因妻子去

世而心灰意冷,什么活都没有干,而这时又是“双抢”季节。农时不待人呀!这时,邓庆叫来组上七八个劳动力帮李福良插田扮禾。而此时,邓庆自家的农活还没干呢!五保老人邓溅良,身体衰弱,还要赡养一个80多岁的母亲。邓庆经常上门照顾他们。有一次,邓溅良摔倒在水田中,邓庆迅速赶到现场,背起满身泥水的邓溅良,走了3公里多山路将他送回家,还帮他擦洗换衣,忙了半天。五保老人李七公孤苦一人,平常无人照料,邓庆像亲人一样,十几岁就开始照顾李七公,为他洗衣做饭。稍大点,又为他挨家挨户去收救济粮,照料菜园子,挑水劈柴,把米碾好挑到李七公家。

1995年,李七公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邓庆不嫌脏不怕累,悉心照顾老人。

有一次,因为组里有事,邓庆一天没到老人那里去,结果老人屎尿都拉在了身上,满屋子臭气熏天,邓庆满怀愧疚。从那以后,邓庆无论多苦多累多忙,每天都会来照顾老人。如果实在去不了,他也会托别人。

老人去世前,曾当着众人的面,感激地说:“庆伢子呀,好人哪!你做的好事我记得,这辈子我报答不了你,九泉之下我也要保佑你,报答你。”前年丧夫的李细英一提到邓庆就满怀感激:“庆伢子真的是个好人,帮过我太多太多的忙……”一个女人家,种6亩田,供养两个只有10多岁的孩子读书,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邓庆把她家的困难当成了自己的困难:“双抢”时节帮她扮禾,平时帮她挑水,细伢子缺学费帮她借钱……邓庆的帮助使她家挺过了生活难关。

多次得到过邓庆帮助的拖拉机师傅欧文福深情地说:“庆伢子的好事,做了一山冲……”

乡亲们个个说:“好人哪!”

邓庆所在的组叫杨罗组,由于当组长的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村民们便推邓庆代理了这一职务。

代组长的邓庆一门心思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邓庆说:“如今这样的时代,党和政府支持鼓励大家致富,我们一定要开动脑筋,走出致富的路子。”近年来,联群村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烤烟种植,但有的村民思想转不过弯来。邓庆决定以自己的实践带动村民。去年底,他就把田全部翻耕整理。农历正月初五,他就开始在屋旁担烤房地基。邓庆多次在家中召开村民会议,起早贪黑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有一农户坚持不种烤烟,邓庆上门找其谈心达20多次,终于打动了对方。不少村民因家中劳力欠缺无法种烟,邓庆便想尽办法帮他们。60多岁的欧印陆夫妇想种烟但应付不过来,邓庆主动上门:“要是少了劳力,我来帮忙。”就这样,欧印陆夫妇除种了自己的2亩田外,还租了别人的2亩多田种烟。邓庆为欧家建起的烤房,是全组建得最早的烤房。提起它,欧印陆妻子邓长英就泣不成声:“建烤房,庆伢子在我家帮了6天工,

他还答应帮我们砍晾烟杆……”

欧印陆说:“邓庆白天为我们家建烤房,到晚上再为自家的烤房赶工干活好人啊……”村民欧湘鄂忙不过来,邓

庆就帮他把烟肥挑回家。村民欧福山烤房打基脚,邓庆挽起裤管站在冷水里挖泥清基。村民邓友明哽咽着说:“庆伢子死前还跟我商量,要组织一个专门的基建队,义务帮助村民建烤房……”正是通过邓庆这样不厌其烦的工作,从未种过烤烟的杨罗组今年种植了近50亩,占水田面积的1/3,是全村烤烟面积最大、调整比例最高的组。就在邓庆牺牲的前一天,他还在为别人的事忙碌,晚上在家里做烤烟营养圈,一人忙到凌晨两点钟。邓庆并不是新修石拱桥的受益户,可邓庆认为自己是代理组长,看到村民们出入不便,理应为村民尽责。于是,他想方设法组织修桥资金,积极张罗着修桥的事。从去年11月底至今年2月下旬,他一直奋战在工地上。

拆模板本是比较危险的事,没有安排他参加,可他第一个钻到桥洞里施工。面对危险,他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村会计刘泽民说:“我从外地移民到喻家坳,活了41个年头,像邓庆这样扎实干事的好青年,我没看见过!”

只要一说起邓庆,乡亲们就有说不完的话,大家都是掏着心窝子,抹着眼泪讲邓庆。

在他们平实的话语中,几乎每人都会说:“邓庆,好人哪!”

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邓庆遭遇不幸的那天,他父亲邓利民正在宁乡县城做小工。他闻讯赶回看到邓庆时,只觉得天旋地转,肝肠寸断。虽然邓庆是妻子和其前夫的孩子,但与自己却有着情真意切的父子深情呀。

三天三夜,邓利民没进过一粒米,只要一想起邓庆,就忍不住声泪俱下;邓庆的母亲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震晕了,整天整夜只是痴痴地呆坐,嘴里梦呓般念叨邓庆的乳名:“庆儿!庆儿!”村里的乡亲们也是以泪洗面,悲从中来。是啊,这么好的一个人,这么美好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骤然离去,喜爱他的人怎能不肝肠寸断、痛彻肺腑呢!虽然邓庆已离去,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宁乡县委书记徐湘平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把邓庆的后事办好,要把邓庆的父母照顾好。

2月27日,在宁乡县喻家坳乡联群村,1000多人冒着倾盆大雨,沉痛地为邓庆送行,人们眼泪哭干了、嗓子哭哑了、眼睛哭肿了……

2月28日,宁乡县委、县政府的负责人专程前往邓庆家慰问他的父母;3月17日,宁乡县委下发了《关于向好青年邓庆同志学习的决定》。村民们为了纪念他,将原名为杨罗桥的石拱桥更名为邓庆桥,好让大家永远记住邓庆这个好伢子。

7月11日,宁乡县委、县政府举行“雷锋式好青年邓庆先进事迹报告会”。掌声几十次雷鸣般地响起。在邓庆事迹的感召下,联群村双塘冲组4名青年农民积极带头,义务修好2公里多公路,解除了制约该组发展致富的瓶颈。涌泉村80多名党员全体出动,义务修好了一座关系到3个组灌溉的水坝。目前,一个“学邓庆,讲奉献,促发展”的热潮,正在宁乡兴起。

黄明(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