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孝感

家乡区县: 孝感市孝南区

     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 孝感地处湖北省东北部,东邻“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北连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市,南靠广阔富饶的江汉平原,西接古城襄樊、荆州、车城十堰。 
   孝感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的中等城市,现辖汉川、应城、安陆、广水四个县级市及云梦、大悟、孝昌三县和孝南区。国土面积11600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其中孝感市城区人口30万。

    孝感经济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已初步建成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的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基本形成了以汽车、光学、电子、新型建材、盐磷化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体系。科技教育事业发达,文化、体育设施齐备,医疗卫生机构健全,餐饮娱乐功能齐全。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外商在孝感投资兴业;三江雷诺汽车有限公司、西门子真空电子管有限公司、港昌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光邦石膏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60多家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落户孝感,促进了孝感经济的迅速发展。

    孝感,更有其特色。楚剧,是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称黄孝花鼓,又称西路花鼓,1926年改名为楚剧。
   据老艺人推算,黄孝花鼓的历史,可追溯到130年以前。它的产生,当不晚于清道光年间,是在黄陂、孝感一带的竹马、高跷等民间歌舞及鄂东哦呵腔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原为人声帮腔,锣鼓伴奏,1902年进入武汉后,受到汉剧、京剧影响,逐步发展提高,1923年改为丝弦伴奏。

    皮影是湖北省孝感市汉川民间老百姓喜于观赏的艺术品种之一。 
    皮影戏并非孝感汉川独创,其始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汉川皮影用牛皮或硬纸等材料雕刻成人物的剪影,涂上不同颜色,用灯光夹在纱幕上,由艺人在幕后操作、说唱,因为纱幕上显现的是由人操作的“人影”,故称“傀儡戏。”汉川皮影造型美观,雕刻精细,线条流畅,色彩鲜明,艺术非常逼真。如影长图像一般不超过0.5公尺,用三根杆操作,一手一根,颈部一根,头可动,嘴可张,眼睛也可转,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汉川皮影可同时操作四个人影,说唱时也可为四个代言,说唱赋予表演,武戏对打十分精彩,不象演真戏那样要许多人,但却假戏真做。
   汉川皮影戏主要活动于仙女山办事处、分水、脉旺、二河、沉湖、杨林、新堰、刘隔一带。过去以茶社为演出场所,艺人王结元被誉为“皮影大王”。其中,沉湖艺人制作的《西游记》、《武松打虎》等剧目曾在湖北省曲艺汇演中获奖。

    我的家乡孝感,我引以为豪的地方。

wm23C55GWNOQ(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