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

家乡区县: 枣庄市薛城区

齐鲁文化:多山多水多圣人
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大家先观察一下山东省版图与中国版图的对比,会发现形状很相似。不仅如此,山东的物产兼具南北特点;山东的气候没有南方的湿热,也没有北方的寒冷,处于全国中间水平;山东有占全国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的GDP;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从东部胶东半岛到鲁中地区,再到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也和全国一样,呈现出发达地区、一般发展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渐次过渡。可以说,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同时,齐鲁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符号。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其思想内涵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要,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以“中庸之道”为基本方法,以因时变革为前进动力。
山东文化资源丰厚,圣人贤士、文化名人众多,文化经典浩如烟海。早在四五十万年之前,就有与北京周口店地区同期的沂源猿人生活在这里。山东历史上和地理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东夷文化、鲁文化、齐文化、莒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泰山文化、水浒文化、泉文化、海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至今仍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我们对外宣传山东,常常会讲三句话: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从这里诞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山一水一圣人”。
首先,我们来说泰山从这里崛起。与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泰山,是世界双文化遗产。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宣传黄山的非常响亮的口号:“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如果单就风光秀丽来说,泰山可能不如黄山。但是就文化底蕴而言,泰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古以来就占有任何一座山峰都无法替代的崇高位置。“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编订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明代的《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在历史的长河中,泰山被奉为国山、神山、圣山,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前来封禅、朝拜。中国历来有“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之说,安如泰山、稳如泰山、重于泰山等一大批与泰山相关的成语,都证明着泰山至高无上的地位。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其次,我们说一说黄河从这里入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代表性的符号。山东拥有独有的黄河入海口奇观,这里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我们再来说孔子从这里诞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对后世的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和世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至圣孔子、亚圣孟子故乡的“四孔”、“四孟”,是重量级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是所有华人华侨,甚至中国之外的不少文化人景仰、朝圣的地方。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半数左右产生在齐鲁大地上。如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全部,五经中的《诗经》、《春秋》,武经七书中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文学理论经典《文心雕龙》等等。
咱们可以找一个旁证来说明泰山和孔子无比崇高的地位:封建时代的皇帝,号称天子,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那真叫“老子天下第一”。皇帝除了拜天、拜地、拜祖宗之外,不拜任何人,别的人只有给他三跪九拜的份儿。但是只有来到山东例外。为什么?因为他既要拜泰山,又要拜孔子。如果他不跪拜,人家不会认为泰山、孔子不够权威,而是会认为这个皇帝没有文化,没品位,没教养,甚至认为他这个朝代已经朝纲废弛、礼崩乐坏了。
说起山东的文化名人,人们可能都熟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在曲阜为康熙皇帝讲经的《桃花扇》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后来到江南做官。到任后,发现在他下榻的地方,门口贴上了上联:“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孔尚任一看,这是要考较我呢!于是不假思索,大笔一挥写出下联:“北国一山一水一圣人”。
讲这个并非见诸正史的故事,其实是为了说明山东决不只是一山一水一圣人,而是多山多水多圣人。名山除泰山外,还有沂山、蒙山、鲁山、徂徕山、昆嵛山、崂山、梁山、峄山等等。水除黄河外,还有渤海、黄海、微山湖、东平湖、趵突泉、百脉泉、黑虎泉等等。历史文化名人就更多了:有思想学术诸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兵学家姜尚、吴起、鬼谷子、孙武、孙膑、司马穰苴、戚继光;贤臣良辅伊尹、管仲、晏婴、东方朔、诸葛亮、房玄龄;科学家鲁班、墨子、扁鹊、甘德、刘洪、何承天、王叔和、薛凤祚;经学家伏生、郑玄、何休;农学家氾胜之、贾思勰、王祯;文学家艺术家刘勰、王羲之、颜真卿、李清照、辛弃疾、李攀龙、王渔洋(士祯)、张养浩、张择端、蒲松龄、孔尚任等等。这些文化名人为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不但为全中国的人们所公认,也被世界上众多有识之士所认可。而且,这些人都是齐鲁文化哺育出来的,更准确地说,他们都是以齐鲁民俗为母体的齐鲁文化所塑造的。我们可以设想:假如缺少了这一串串名字,中华文化是不是会逊色不少?
也许大家会说,你怎么把大清官、大忠臣刘墉刘罗锅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给漏了?其实,这并不是我有意无意地遗漏。因为,同前面提到的那些名人甚至没有提到的一些人比起来,刘墉还差着点行市。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在历史上的地位、贡献和名气就比刘墉大得多,刘墉的老家诸城更是名人辈出,号称“四大家”:孔夫子的女婿家(公冶长),李清照的婆婆家(赵明诚),毛泽东的丈人家,康生、王统照和臧克家的姥姥家(也是老家)。

孙艳红(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