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咱这3亩‘雷响田’能够按节令挿稻秧了,过去,只能靠天降雨,现在渠水流到田里,我们打心眼里感激社区领导。”6月2日上午,正在整理稻田的龙陵县碧寨乡梨树坪社区火山寨村民杨大贵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别小看了这条不起眼的灌渠,涉及到的村民群众可不少。”社区党总支书记杨能生介绍说,这条灌渠虽然只有3.2千米长、1.2米宽,涉及3个自然村寨300余户村民800多亩土地的灌溉,原来的灌渠年久失修流水时断时续,每年春耕全靠天下雨,害苦了村民。“在没有上级项目资金补偿的情况下,这项工程在以前肯定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而现如今,在碧寨电站的支持下,灌渠顺利建成。修沟渠占用村民的土地,他们没要一分钱补偿,村民大会上老少爷们个个点赞,100%支持!”社区副主任杨丽慈由衷地说,自从三年前村(社区)里开始实行阳光规划、阳光运作、阳光评议的“三阳光”项目管理制度,横亘在干群之间的篱笆墙彻底拆除了,大伙心连着心,共同致力农村经济社会大发展。社区监委会主任郭长新介绍说,以前村子里想干啥事,村民众说纷纭意见不一,都不怎么支持,总在怀疑村干部是不是想把钱往自己口袋里装。推行“三阳光”制度,对农村集体资金加强监管后,群众心里仿佛开了一扇窗户,村里不论做啥,大家都积极出谋划策。目前,社区每月都要召开三次以上的村民民主议事会。
2014年初,村民对硬化村庄道路和入户巷道的呼声很高,社区“三委”特事特办、连着召开了5场会议。要不要建、怎么建、按啥标准建、资金啥筹措……每一个环节都让村民拍板做主。可社区四处筹措的资金仅够支付工程款,没法对拆迁对象进行经济补偿。社区总支书记杨能生首先做出让步,对修村庄道路自家被占用的60多平方米土地不要一分钱补偿。干部带头,30多户涉地(树木)村民都不要补偿。
去年以来,梨树坪社区先后投入870多万元,实施了7个为民办实事的项目,村民无记名评议时,都投上了“赞成”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