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是驻马店市的别名,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有洪河、汝河、溱头河等河流。现有人口809万。天中历史上曾出过韩非子、李斯等名人。
天中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淮河流域。传大禹治水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中心,汝南亦为豫州中心,故磊石以记之,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故名曰天中,后有书法家颜真卿题天中山。
先秦时期
天中市历史十分悠久。确山县打石山等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距今18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距今约4500年的杨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地面式房基、儿童瓮棺、窖穴、精致的石器和各种各样的陶器,说明这里已有房屋和村庄,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制陶制石的手工业也比较发达。随着生产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周灭商后,周武王分封诸侯,分其弟度据蔡。这里有蔡(今上蔡县)、吕(今新蔡县)、沈(今平舆县及汝南县东部,正阳县北部)、江(今正阳县及确山县南部)、道(今确山县北部、汝南县西部和驿城区)、房(今遂平县)、柏(今西平县)、中(今泌阳县)等小封国。战国时期,这些小封国先后被楚国吞并,战国七雄长期在这里相互攻伐。公元前223年,秦将李信率20万大军攻楚。在平舆(今平舆县西北射桥乡古城村)与楚军激战三天三夜,秦军败北。第二年,秦将王翦奉60万大军,占领了陈(今淮阳县)至平舆之间的大片地盘楚王调大军到平舆一带迎战,秦军坚壁严守,不与楚军交战,后王翦乘楚军东退之机。派精兵追击,大败楚军。
秦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今天中市先属颍川郡(冶所今禹州市)。后属陈郡(治所今淮阳县)、在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战争中,丞相李斯(今上蔡人)起了重要作用。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公元前209年爆发了汝南人陈胜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攻占陈县(今淮阳县)后,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被叛徒杀害,但秦王朝终于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覆灭。
两汉时期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汝南邢,郡治汝阳(治所在今平舆县西北射桥乡古城村),隶属豫州刺史部,辖汝阳(今汝南县),安成(今汝南县东南)、阳城(今平舆县西北).新蔡、慎阳(今正阳县)等37县。两汉时期,汝南郡的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汉武帝元光年间,汝南郡兴修了鸿隙陂,跨今平舆、汝南,正阳、新蔡、息县五县,灌溉农田数万亩。西汉元帝时在今泌阳县修了马仁陂,灌溉农田万余顷。东汉和帝永元年间,汝南太守何敞在鸿隙陂修复鲷阳旧渠(在今新蔡县北),新垦水田3万多顷。灵帝中平年间,汝南太守调集民工在鸿隙陂大坝上用石块修筑水闸,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汉代鸿隙陂、马仁陂等水利工程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汝南郡成为全冈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两汉时期汝南郡人才辈出,在《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列有传记、留下姓名的汝南郡官吏、名士达100多人,因此有“汝半朝”、“汝南固多奇士”之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