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调元:(公元1886~1943年),字雪喧,河北安新同口镇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级上将。
陈调元家道甚为贫寒,父亲早亡,靠其母杨氏及其妹织席,苦度光阴。母、妹二人把光大门庭的希望,寄托在陈调元身上,使其入私塾读书。他发愤攻读,数年之间,对于文理已粗通门径。迨至庚子事起,遂弃文学武,另谋出路。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秋,直隶总督袁世凯在保定城里开办参谋学堂,次年陈调元十八岁,即往报考被录取。该学堂总办是段祺瑞,提调是靳云鹏,教员有陆锦、马良等人。所收学生有五十余人。分置内、修、战、备四个队号,后来又添了一个“生”字队号。1904年期满毕业,陈调元被派在新军某镇任排长,旋袁世凯复在保定成立军官学堂(后改称陆军大学),陈调元又考取。毕业后,回原部队升充队官。1909年陆军部设立陆军中学堂,在湖北南湖设陆军第三中学堂,以李钟岳(号正卿,广东人,小站随营武备毕业,曾在北洋保定炮队学堂任教官)为总办,范尚品为监督。陈调元在其中任军事地理教官,杨文恺于同时任日文教官,还有崔庆钧(号叔和、河北人)任法文教官。该学堂学生中有唐生智、何应钦二人,遂隐伏下陈调元最后归附蒋中正集团的伏线。辛亥革命爆发,武昌独立,陈调元逃回北京,任陆军军事学堂的队长。
1913年黄兴、冷遇等人在南京宣布独立讨袁,竖起二次革命旗帜。袁世凯派直隶都督冯国璋任陆军第二军军长、江淮宣抚使,在天津组成司令部,任师景云为总参谋长,调陈调元为高级参谋。及至二次革命失败后,冯国璋继张勋任江苏都督时,陈调元被任命为南京宪兵营营长。其时张宗昌任江苏军事补助教育团监理,住铁塘池。他二人工作并不繁重,张宗昌挥金如土,放浪不羁,人们称张及其伙伴为“纰漏公司”。陈调元则为人慷慨,好应酬,尤善联络,但比张宗昌有些节制。当时冯国璋、赣李纯和鄂王占元,号称“长江三督”。冯国璋颇喜陈调元的才具,故常以他为代表赴南昌、武昌与李、王二督商洽公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