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后溪镇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有碗窑古窑址、城内旧城遗址的古文明,也有寿石岩、皇帝井、皇渡庵、苎溪桥、圣果院等地留下了古老的传说。
寿石岩又称为岩内宫。据志记载:“在端平岩之右,绝崖峭壁,一石廓然天成,巨穴中可容百余人。前环小筑数间,野树源泉,风景幽绝。”此巨穴就是寿石岩。寿石岩背后坐落在圣泉山腰,寿石岩前面对的是水库——岩内水库。风景秀丽,山气势如龙,怪石林立,树林苍翠,是典型的石蛋地貌。
寿石岩后被开辟成宫庙,坐东南朝西北,原先利用天然巨石岩洞砌筑而成,祀奉三宝和观世音菩萨。宫殿上方石壁有清宣统己酉年(1909)题刻的“寿石岩”三字摩崖石刻,宫内岩石上还保存2处题刻,其一为“崇祯岁次甲申年(1644)吉日住山僧通谟重建寿石岩记”、“护法徒圆觉圆际”等;其二是“雍正岁次壬子年(1732)蒲月丁卯日实山徒际焕募缘重修”。这两处石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90年由集美区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寿石岩有个传说,据说内有蝙蝠洞,为杨文广以征闽大元帅奉旨平闽,率领大军一路南下所平的十八洞之一。洞内石壁巉岩,洞穴深邃,寒泉清冽,衍为长流。乡人秉烛深入,不能尽其底止。据当地人说,后人举蜡烛进洞,发现洞中有石凳石桌,但深不可测,想必是古代僧人修行之所。
岩内宫南侧巨石上有庄玫题刻的“蟠龙山”石刻,寓意此处虎踞龙蟠。北侧10余米处有甘泉洞,水从洞口流出,常年不绝,积成一个小坑,水质甘美,其洞壁上镌楷书“夹甘泉”。甘泉洞内有一灵岩,俗传岩石有一缝隙,能流出米来供出家人修行食用,但后因一人贪心,想多出米而挖大缝隙,灵岩再也流不出米兰。这传说也许只是为告诫人们要戒贪吧。
寿石岩经过多次的重修,1989年又重拓建宫殿及宫舍,外围砌建挡土墙。岩前两对联:“寿泉洞天建古刹,岩中奇观普众生。”“蟠居福垣映仙境,龙腾飞濯奔九霄。”很好的描述了寿石岩的历史风景。2003年,重建了大雄宝殿、观音堂、寮房等。大雄宝殿位于寿石岩正前方,为歇山顶建筑,左侧为观音堂,是念佛共修的处所。寿石岩留有三块石碑,分别为清朝宣统年间,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一年重修寿石岩的碑记。
寿石岩目前为比丘尼释向修和释向妙管理,,每月初九都举行供天千佛法会,参加者甚众。寿石岩供奉观音菩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圣诞,寿石岩人潮如织,为岩内村一大盛事。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yqm0307
个人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61951137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