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心心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
所谓晋祠四宝,其实就是指晋祠一带的四种名优特产。
“大米心心”即指大米,这是晋祠一带的特产,也是我国北方诸省公认的一种优良米种。晋祠一带沟渠纵横,碧水清流,素有“北国江南”之称。这里的农村据说从汉代开始便播种稻谷,因其晋水水质优良,含有多种有益的矿物质,又加之晋祠一带土壤肥沃,所产的稻谷颗粒硕大,碾出的大米微褐发亮、营养丰富,用其做出的米饭既香又有筋道,因此历朝历代,晋祠的大米一直是做为贡品来进献皇室的。直到清代初期,某位皇帝听说晋祠大米是用娘娘屁股下流出的泉水灌溉出来的,觉得吃起来不雅,才下旨停止纳贡。不过据当地的老人们历代所传,当时所进贡的大米并非出自晋祠镇,而是晋祠周围的“三营”。昔日晋祠一带曾流传着一首民谣:“晋祠大米数三营,三营又数小站营。”这“三营”指的就是当今的小站营、五府营和东庄营,而其中小站营的大米尤为突出,所以当年进贡大米大多出自小站营,不足部分才由五府营和东庄营加以补充。另据当地的老人讲,昔日的“三营米”颗粒硕大,透明发亮,筋道很足,如果做成熟饭后,当日吃不完,可将其晾在阴凉处,等晾干后米粒又能恢复原状,可以加水再蒸,这样反复连蒸七次均不变形变味。只可惜这种稻谷产量太低,一亩地只能收百斤左右。随着时代的推移,人口的增加,这种低产的品种便被渐渐地淘汰出局。直到解放初期,“三营”地区仍有少量的种植。笔者也曾尝过几次,的确名不虚传,真可谓是晋祠大米的精华了。现在晋祠一带所种的稻谷均为改良后的新品种,虽然不像昔日“三营米”那样富有筋道,但产量极高,由于晋祠一带水土丰厚,所产的晋祠新米仍然保持着颗粒硕大、微褐发亮、好吃易藏的优点,仍然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优良品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