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历史

家乡区县: 南京市高淳区

倒栽柏树
在县城东北9公里处古柏镇政府院内,相传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江西道人许逊来高淳修道,建寻真观,亲手植柏树两株。一株已死,另一株虽枯犹存,形状稀奇古怪:树围近5米,躯干表皮脱落,挺拔如铁;顶上枯枝形如“根须”,盘旋向上,直刺青天;下部树杈斜伸,青枝绿叶,乍看就像倒栽一样。

许逊,字敬之,河南汝阳人,晋代著名道士,在道教《列仙全传》中,他与张道陵、葛洪、邱处机为四大天师。许逊少年时好学,后举孝廉,出任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世称其为许旌阳。许逊尤好神仙修炼之术,打听到著名道家吴猛道术高深,在高淳檀溪渡设坛打醮,就弃宫前往问道,学得三清秘法。

东晋永昌元年(322年),镇东大将军王敦谋反,攻入建康(今南京),欲登皇位。许逊急忙从高淳赶去劝阻,王敦却说:“我做了一个梦,用一根大木捅破了天,这是预兆我要做皇帝,你为何要劝阻我?”许逊说:“大木破天是个‘未’字,这正是告戒将军未必成功!”后来王敦果然死在军中。

高淳多发大水,许逊带人整治固城湖,又开荒种粮,地方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许逊135岁时带领全家42口拔宅升天,鸡犬相随。北宗徽宗崇信道教,封许逊为“神功妙计真君”,后人又称许真君。

许真君在高淳所植古柏,一株虽死,另一株历经1700多年风雨保存至今,堪称奇迹。古柏镇名也由此而来。

白牡丹 折叠

白牡丹在固城白牡丹
白牡丹
湖畔花山玉泉寺内。花山是以盛开牡丹花而得名,山中有座千年古刹玉泉寺,相传是唐末名士罗隐所建。寺庙大门大多是座北朝南,而玉泉寺却是居西向东,令人称奇。寺前有五峰遥遥相对,形似“五虎卧地”;寺后飞泉清洌,久旱不枯。山门有“鹤顶格”嵌字联;“玉磬金钟敲佛地,泉声松韵锁禅门。”寺内对联:“鸟鸣竹里笙歌雅,牡丹花间字句香;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此乃寺院楹联中佳作。

这里流传着一则有趣的民间故事:传说花山有户人家,母亲双目失明,全靠儿子种亩薄田艰难度日。一天,小伙子在玉泉寺后山打柴,给毒蛇咬伤脚趾,口吐白沫,昏死过去。恰巧铁拐李神仙云游路过,见状急从葫芦里倒出粒白药丸送入青年嘴中,水伙子慢慢苏醒过来,千恩万谢,却无意碰倒葫芦,几粒药丸滴溜溜滚进石头缝里。铁拐李用拐棍在石头上敲敲说“洞中炼丹千年,石上开花一时”,说完一瘸一拐而去。

来年春天,玉泉寺后山石缝里长出几株白牡丹,色白如雪、浓香四溢、百鸟飞舞,引来无数游人观景赏花。南宋诗人范成大也曾慕名前来,写有《花山村舍》一诗。由于四方来客不绝,僧人烧水泡茶、布施斋饭,不胜其烦,就在一个风雨之夜,烧几桶开水悄悄把白牡丹浇死了。玉泉寺现已修葺一新,并在观花台遗址广植从洛阳引进的名贵牡丹,使古刹成为游览胜迹。

炎凡封天(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