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雷州市65万亩农作物经受“烤验”。面对日益蔓延的旱情,该市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奔赴一线奋力抗旱,为受旱农田“解渴”,力争把旱灾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近日,在受旱较严重的龙门、北和、覃斗、英利、唐家、纪家等乡镇,看到农民掀起抗旱保苗的热潮。在龙门镇九斗洋的3000多亩农田里,许多稻田因缺水干涸龟裂,水稻叶片泛黄,随处可见晒死晒枯的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田间地头里抽水机声隆隆,干竭的沟道里摆起长长的管道延伸到块块稻田,村民们“全天候”顶着烈日,坚守地轮流抽水浇灌。
“水库的水位大降断流了,必须用抽水机将里面的水抽出来,然后搬来多台抽水机,加长起管道才把水输传送到田里。”村民黄妃武道出了抗旱保苗的决心,正是水稻扬花抽穗时候了,如果缺水将会颗粒无收。从广州打工回来的小伙子黄开能无奈地说,全家唯种有3亩水稻,今年却遇天气大旱,在家的父母年老了,他不得不辞工回来帮助抗旱,期望在旱年能保证粮食收获。
覃斗镇旱情尤为严重,处于讨泗村后的水库、山塘早已干涸断流了。该村后坑800多亩水稻经受不了长时间的“灸烤”,大片农田干裂。然而,该村干群不等不靠,村干部带领村民堵塞起附近的溪水,日夜守望积蓄而起的溪水达到一定水位时,再启动抽水机。村干部符达成告诉记者,今年来还未下过一场“透土雨”,这里的水库无水了,溪流也快干涸了,如果天再不下雨,就面临绝收。
了解到,今年来高温天气持续,降雨量小,且分布不均匀,普遍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由于长时间干旱少雨,我市部分水库、山塘蓄水大幅减少,全市113宗水型水库已有96宗干涸,349宗山塘已全部无水。因旱情加剧,农作物受灾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市受旱作物65万亩,其中水稻12万亩、甘蔗35万亩、花生8万亩、其它作物10万亩。
面对旱情威胁,该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力争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连日来,受灾乡镇已及时组织人员靠前抗旱第一线,动员指导群众全力抗击“旱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