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香荷芋

家乡区县: 江苏省泰兴市

“泰兴香荷芋”是芋头的一个特色品种,天南星科,芋头属,多子芋类,芋芽略带红色,母芋及子芋表皮深褐色,鳞片毛环生、节密、棕色,肉质乳白色,有独特香味。
泰兴香荷芋香味独特、口感细腻,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皂角甙等多种成分,系养胃保健的优质碱性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泰兴香荷芋营养丰富,每500克球茎中含有碳水化合物58克,蛋白质9.4克,脂肪0.4克,胡萝卜素0.09克,抗坏血酸17毫克。经常食用泰兴香荷芋能强身健体,增强食欲,所含抗体球蛋白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管理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是馈赠亲朋的健康礼品。

泰兴香荷芋的食用方法多样,可通过炒、煮、焖、蒸、炸等烹调手法,做成芋头红烧肉、扁豆烧芋头、芋头烧肉圆、芋头鸭煲、芋圆等美食,其中“芋头红烧肉”是泰兴接待贵宾的必备佳肴。

“泰兴香荷芋”种植历史悠久,是传统的粮经兼用作物,主要分布在泰兴中东部高沙土地区10个乡镇,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

地处通南高沙土地区的泰兴市,生长着这样一种农产品,它口感细腻、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皂角甙等多种成分,有独特香味,系养胃保健的优质碱性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就是泰兴香荷芋。

香荷芋的传统种植方式需要较多的劳动用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这一传统产业一度呈现种植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近年来,泰兴市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产业资源,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推广先进技术,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泰兴香荷芋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全市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万亩。

政府引导,推动生产经营组织化。香荷芋作为泰兴市的传统产业,种植历史悠久,但广大农民习惯于在房前屋后、十边隙地种植,布局零散,不成规模,虽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却没有形成较高的产出效益。近年来,泰兴市敏锐地抓住广大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制定了香荷芋发展规划,将其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特色发展的重要产业,在黄桥老区的10个乡镇规划布局了种植基地,引导产业加快发展。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8个团体单位发起、相关镇村全部加入的泰兴香荷芋协会,提升了香荷芋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政策扶持,推动农民种植规模化。大规模才能有大市场。为实现香荷芋集约集聚发展,泰兴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广大农民按照布局规划集中连片种植,对规划区域内达到一定规模的种植户进行以奖代补。同时,大力整合财政、农业等各类项目资金投入香荷芋基地,重点加强路道、桥梁、排灌渠道建设,做到水系配套、沟系畅通,确保涝能排、旱能灌,全面提升了基地生产条件,增强了稳产高产能力。今年,全市规模化种植面积近1万亩。

注重科研,推动种植技术标准化。针对香荷芋长期种植,种源少、品种混杂退化的实际问题,为提升香荷芋的品质,做优这一传统产业,泰兴市加大了科研攻关的力度。泰兴市农科所充分发挥在旱地作物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多年的悉心研究,设计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试验,采用二年二圃制的方法,对泰兴香荷芋进行大面积提纯复壮,使香荷芋的品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保证了种源质量。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深入开展试验示范,制定了泰兴香荷芋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扎实推进无公害生产,加之病虫害少、抗逆性强的自身特性,仅需使用少量生物农药防治病害,从而保证了香荷芋的优秀品质,无公害认证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

转变方式,推动生产管理机械化。用工强度较大是制约泰兴香荷芋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破解这一瓶颈,泰兴市突出围绕种植机械化和服务专业化,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通过与农机厂家合作,研制推广了起垄机、覆膜机、培土机和收获机械,基本实现了全程种植机械化,极大地减少了劳动用工,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促进了香荷芋的规模化生产。同时,以协会为龙头,成立了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统一塍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使各项关键技术措施推广到位,有效提升了生产管理水平。

品牌经营,推动生产销售一体化。缺乏品牌是传统农业难以做大的主要症结,而且难以展示产品的优秀品质,从而获得与之相称的收益。近年来,泰兴市特别注重香荷芋的品牌化建设,高度重视产销对接,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大力推进品牌化营销,主动参加全国各地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并在上海及苏南等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扩大品牌影响力,做到产销一体、增值增效。目前,泰兴香荷芋的田头销售价格达到每斤6元,亩均产值1.5万元,亩均纯效益达到了6500元以上,广大种植户兴奋地称之为高沙土中长出的“金疙瘩”。

双馨梓kylin(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