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第一大佛-彬县大佛寺

家乡区县: 咸阳市彬县

陕西省彬县有个大佛寺,彬县大佛寺里有陕西第一大佛!我是彬州之子王辉,我为我的家乡陕西彬县代言,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彬县大佛寺-陕西第一大佛。

大佛寺是彬县最有代表性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的3月8日,都举办一届大佛寺旅游节,往届旅游节还有邀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迅,演艺明星潘长江,祖海,凤凰传奇,腾格尔,李玲玉等来我们彬县进行文艺演出,所以大家想旅游,彬县大佛寺是不容错过的。

彬县大佛寺位于咸阳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为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建。彬县大佛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彬州浅水塬大战中阵亡的将士超度亡魂所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A级旅游景区。

 (图片:彬县大佛寺)

彬县大佛寺原名庆寿寺,寺前有明镜台,台上建有三层砖木结构的楼阁,高五十余米,站在楼阁上可俯瞰寺前全景。全寺共有一百零七个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个佛龛,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主窟大佛依岩跌坐,身高二十四米,是陕西第一大佛,造形雄伟,雕饰富丽,发式作螺髻形,面貌雍容端庆,体态自然丰满,颇显唐代风格。主窟两侧还有千佛洞、罗汉洞等。此外,大佛寺还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历代游人留下的题刻177幅,碑碣6通。

大佛寺石窟开凿在任河南岸的石崖峭壁上。这里川流横列,山峰对峙,地势狭长如廊,径河自“佛洞”前蜿蜒东流,风光旖旎,环境优美。窟前5层楼阁屹立。这是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佛教石刻造像群。1956年咸阳地区文管会对大佛寺进行了全面勘察。大佛寺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61个,其中洞窟107个,佛龛254个,内有造像的洞窟共19个,造像1498尊。东部87窟称之为“东窟”;中部12窟称之为“中崖”,即“明镜台”;西部8窟称之为“西崖”。东崖和中崖洞窟比较密集。开凿较早、规模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大佛洞”。其次,是“千佛洞”和“罗汉洞”,大约开凿于唐高宗执政时期。窟前有砖木结构的5层护楼,原为唐建,现存建筑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经清代修建而成的,楼高32米。第一、二层用条砖“一顺一丁”平砌。台基为方形,顶部为六角的攒尖式顶。第一层门楣上刻“觉路”二字。第二层垒砌3个拱形门洞,正中门洞上刻“明镜台”3个字,3个门洞与大佛洞相通,大佛洞内光线明朗,便于礼佛者站在洞内瞻仰洞内所有的群像,使大佛洞内诸造像以最好的光线和最佳的角度呈现在礼佛者面前。自第三层之上全部成为木构建筑,各层面阔与高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整体轮廓为方塔形,每层辟有门窗,造有栏杆,拾级而上,可以登临眺望。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该寺最大的洞窟。窟平面成半圆形,径约34米,高31米。窟内有一佛二菩萨石胎泥塑像3尊。阿弥陀佛(俗称大佛)倚崖居中,高20米,肩宽13米、手高4.5米、指长2米,宝石蓝髻护顶,秀眉慈目,跌坐于莲台之上。大佛头像后有2道圆形雕刻花边、7尊浮雕坐佛,附近散布着19个飞天,构成富丽祥和的背光。侍立于两侧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均身高15.6米,头戴宝冠,身着华丽缨珞,神态恬静。此外,窟内佛龛尚有造型各异小造像400余尊。此窟规模宏大,造像雄伟、雕刻精致,是古代造型中的一大宝库。“大佛洞”保存了当年华丽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环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飞天伎乐拱卫着弥勒佛宝阁,呈现出了一派西方极乐世界的欢乐景象。被誉为陕西和丝绸之路第一大佛。

好了,对于大佛寺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了,大佛寺只是我们彬县旅游胜地之一,这里还有与西游故事有关的花果山,高原淡水湖-侍郎湖,也有“养生绝佳地,风水第一村”之称的程家川自然风景区等。我是秀友王辉,我们美丽的彬县欢迎您的到来!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h513027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3973363226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973363226

 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

 梧桐子网站-彬县: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binxian.html

huihui(2014-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