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谋划民生年

家乡区县: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2008年是个吉祥如意的年份,又是事事“联发”新一年。近日,记者走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城区的大小街道上都会看到许多新变化、新景象:新开工的城东工业园区,新开工的职业教育中心实训大楼、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大楼,新建成宽敞、洁净的白马路北段和公武路(公路局至武警中队门前水泥道路硬化建设),新开发的二环路和城南新区,新建的体育活动中心和医院门珍大楼,列入自治区50周年大庆的城区引水工程……一大批“惠民工程”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这是该县党委、政府2008年的谋划民生年,并付于实施。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关注民生,情系民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具体行动。 罗城近年来,通过狠抓“136”工作思路,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在荣获2006年“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基础上, 2007年又实现了财政收入1.2亿元大关,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20.27亿元。仅工业经济一项独树一帜,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的28.6%,工业企业实现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8%。面对经济运营的大好形势,县委书记王泉忠、县长吴家权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改善民生事业上,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改革的发展成果。

    在教育方面,该县夯力支持教育事业,以提高全民素质。在投入1500多万元兴建占地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罗城高中教育综合大楼的基础上,元月5日,又投入500多万元开工兴建了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训大楼、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大楼,以此巩固“两基”成果,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进行实习训练、社会劳动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扶贫开发培训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仫佬山乡的经济建设增添砖加瓦。也是今年河池市对职业教育投入资金最多,行动最快的县份。

    人畜饮水工程是该县的头等大事,也是事关城区8万余名常住人口的用水安全问题,县党委政府把它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紧抓实,计划总投资5000多万元从40公里以外的黄金镇寨道村好洞屯深山里引供到县城。目前,该项目工程已列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评估工作已获通过验收,并即将动工兴建,到时罗城居民将吃上干净、卫生、清洁的水质。

    此外,该县在取得2007年广西第六届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环”竞赛县城B类特等奖免检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规模,优化人居环境,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开发城东工业园区,使之与罗融二级公路相连,东接罗城牛毕港口30公里,形成水陆交通便利的格局。总体规划面积为3.17平方公里,分两期组织实施,第一期用地500亩,已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采取“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有省外的华海木业有限公司、锦隆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大型企业入园开工建设,投入一期建设资金为 6000多万元,待正常投产后,可为地方财政创税2000多万元。同时,可在农民家门口安排就业1000多人,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球球(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