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位于粤西北,全县壮族人口近5万。壮族的节日很多,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的“七月香”戏水节就是其中之一。它流传千年,主要分布在连山的福堂、小三江、上帅等壮族聚居地。
“七月香”戏水节这天,壮家人既不请客加菜,也不务农事,而是要下河戏水、沐浴。传说,在这一天,手捧圣水的七仙女走入吉水河,将寓意喜庆幸福的圣水倒入河中。圣水汇入吉水河,泼在戏水人的身上,就会带给人们吉祥快乐。
节日里,随着粗犷的牛角号响起,身着法衣、手持法器的壮家师公带着40名壮家法徒,从戏水场石墩处鱼贯而出。至主祭台,一番焚香燃烛,祈祷河水洁净,人民平安吉祥。祭祀刚落,竹排上的壮家姑娘就与壮家小伙开始款款对唱,传情达意;而在水上舞台,近百名壮家姑娘穿着节日盛装踏歌起舞,犹如一缕红霞。
壮族的“七月香”戏水节,充满了浪漫色彩。欢快的壮家风情舞、优美的壮歌声溢满了吉水河两岸。隆隆的礼炮声过后,吉水河两岸顿时欢腾起来。连山县城凯旋门广场河段的拱桥上,美丽的壮族姑娘把绣球抛向河心,数十个壮家小伙子从四周向河中心的绣球游去。大家奋力争先,都想把姑娘抛出的含情绣球抢到手。绣球抢毕,载着壮家少女的10多张竹排溯江而上,前往戏水区。在戏水区,水上舞台的壮家傩神高举各色旗幡伴随着咚咚鼓声隆重出场,众傩神跳起原始粗犷的壮家傩神舞,壮家“七仙女”也翩然降临……
节日期间,水上抢绣球、水上歌舞表演、山歌对唱等活动最具壮族特色。山歌对唱通常在河边进行。两岸青年男女,用歌声唱出自己的心声。对歌会上人们以水传情,戏水狂欢;以歌会友,高潮迭起。醉人的欢笑,无穷的快乐,构成一幅万民同乐的河心戏水图。
据连山学者陆上来介绍,壮族“七月香”戏水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是由牛郎织女的传说演变而来的。与传说中的凄美不同,连山版本的“七夕”更寄托了壮家儿女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憧憬。“除了戏水,节日期间各村寨的男子还会举行打水仗和游泳、潜水等比赛。”陆上来说,在他的家乡壮寨上帅,打水仗一般在中午举行,男子在河中分两排相向站立,相互向对方泼水,比的是力气和耐力;而游泳和潜水就是比技能了。“总之是通过运动找到乐趣。”陆上来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