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葶溟、阳南。
雄伟壮丽的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人称“苍山雪”。苍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达4122米,由于海拔较高,在峰顶异常严寒,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下晶莹洁白,蔚为壮观。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风花雪月”之最。传说有一年苍山脚下瘟疫流行,有两兄妹用学到的法术把瘟神赶到山顶上,埋在在雪里冻死了。为了使瘟神不得复生,妹妹变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镇苍山。大理山河壮丽离不开苍山积雪的景观。古今文人为其留下的诗文佳作:明代杨升庵说它“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显其技” 元代黄华老人的诗碑中写它“桂镜台挂玉龙,半山飞雪 天风” 明朝,送无极和尚回大理的翰林学士张来仪又形容它“阴岩犹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 苍山雪景的宏博壮丽,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
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堆银垒玉。
最高峰马龙峰的积雪更是终年不化,盛夏时节山腰以上苍翠欲滴,而峰巅仍萦云在载雪。
苍山云景变幻万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望夫云每年冬春季节常出现于玉局峰顶,这云出现后洱海随即狂风大作掀起阵阵惊涛骇浪,渔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云又被称为“无渡云”。玉带云不仅妩媚动人,而且按白族农谚所说,她还是丰收的预兆:“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苍山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山,苍山是一个集合体,所谓的苍山,其实是我们来到大理之前想象的一个载体。但是,苍山无疑是大理的一切开始的地方。
玉带云
云,一直都是用来观望的,而大理的云,却可以置身其中,于是我们看到的一切就有了虚幻的色彩。而我们,却是真实地走进了如此的虚幻中。季节在循环往复中充盈着清澈透亮的湖水。读尽秋日的明朗,我们还要品味夏季阳光与雨水的充沛。
高原之夏,雨来得比人们的想象还快,去得往往又比我们的视线还远。常常是在雨后初晴,碧空如洗的时候(用蓝宝石镶嵌的晴空),在苍山翠绿妩媚的宽大的胸前,我们时常会幸运地见到一条乳白色的云带在婀娜多姿地飘荡着,犹如盘居在苍山身上的玉带。玉带云,我们头顶上的云,我们身边的云,离我们如此地遥远,又让我们如此地亲近。将身后的一切烦忧割断吧,用轻盈的步子,踏上浮云中的玉带路吧,我们进入清凉洁净的天界,这里有飞瀑流泉之景、这里有曲径通幽之境。沿着玉带云笼罩着的玉带路,在鸟语花香中,我们就走入了苍山的深处,走入了飘渺的云端。云散天开,从一块又一块云之间,饱览玉洱风光,纵横绿野平畴,眼界与胸襟大为开阔。这是似乎只有梦中才有的迷人神韵。玉洱银苍,在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极为不同的景致,也荡涤着我们原本窄小的心胸。
云蒸腾向高处,而花,幽香着开放在我们的身边。这时,那些坚强地、透明地、优美地扇动着的双翼,伴和着歌声从隐秘之所飞过来了。云与花构成的大自然,赐与了这些生命飞翔的特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