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太守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山堂于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山堂毁于兵火,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大雄宝殿西侧的“仙人旧馆”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山堂毁于兵火,乃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重建。因为平山堂名播海内,历史上人们便习惯地将这里的名胜古迹,包括唐大明寺遗址、西园、天下第五泉、谷林堂等统称平山堂。
平山堂确是个幽静所在,也是个驰目骋怀的好地方。门外建了石棚,棚上爬满藤蔓,走入时一片荫凉。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堂为敞口厅,面阔五间。堂前有石砌平台,名为行春台。台前围以栏杆,栏下为一深池,池内修竹千竿,绿荫苒苒,因风摇曳。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含青吐翠,飞扑于眉睫似与堂平,“平山堂”之名即寓于此,似乎是把盛唐诗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名句变成了一幅画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堂上有一幅徐仁山集句题平山堂联对此作了形象的描绘:“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风景这里独好。宋代苏门六君子之一的秦观有诗赞美:“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小,风卮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而同时的叶梦得则直称“壮丽为淮阳第一”。
平山堂颇多前人匾联,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所题的“风流宛在”一匾,书法流畅,“流”字少了一点,而“在”字却多了一点,虽然都是异体字,用在这里却仿佛因风而流动所致,别寓情趣。
堂北檐挂着林肇元题“远山来与此堂平”匾额。游人至此,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堂前朱漆红柱上有清代太守伊秉绶所作的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上联以山喻人,再现当年高朋满座,谈古论今的盛景;下联则借欧公《醉翁亭记》中名句,表现欧公无法施展抱负的郁闷和乐观自适的落宕情怀。造句既佳,书法古朴,被誉为为平山堂楹联之冠。此外如朱公纯题平山堂联云“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 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正是当年溶溶月色入牖,荧荧烛光映窗,煦煦和风传出琅琅书声,远山近水江融入欢声笑语的所见所闻;梁章钜题平山堂联“高视两三州,何论二分月色;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则直抒敬仰之情,斯人斯景,千古风流。
谷林堂
平山堂北的谷林堂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系苏东坡由颍州徒知扬州时,为纪念他的老师欧阳修而建,取东坡"深谷下窃宛,高林合扶疏"诗句中的"谷林"两字为堂名。堂内悬有槛联和书画等作品,环境十分清幽。
平山堂是游目骋怀的好地方。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这是名闻遐迩的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贬谪扬州太守时所建。可敬的是欧公不为世俗所羁,一到扬州,就爱上了蜀岗,于是在此建堂。史载,每到暑天,公余之暇,他常携朋友来此饮酒赋诗,他们饮酒方式颇为特别,常叫从人去不远处的邵伯湖取荷花千余朵,分插百许盆,放在客人之间,然后让歌妓取一花传客,依次摘其瓣,谁轮到最后一片则饮酒一杯,赋诗一首,往往到夜,载月而归,这就是当时的击鼓传花。如今悬在堂上的“坐花载月”、“风流宛在”的匾额正是追怀欧公的轶事。而“风流宛在”的“流”少了一点“在”多了一点、意思是想让欧公的事迹、品格、流到现在。
欧阳修祠
谷林堂北即欧阳修祠,又名六一祠,系清光绪五年(1879年)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塘建。词面阔5间,前有回廊,方梁方柱,挑槽飞角。词壁上嵌有根据清宫藏本摹刻的欧阳修像,由于光线和观看角度的关系,远看白须,近看黑须,神态自若。词中悬有"六一居士"匣额,原为欧阳五塘书题。
欧阳修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任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太守,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岗中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据说壮丽为淮南第一。堂建在高岗上,背堂远眺,可以看见江南数百里的土地,真州(今江苏仪征)、润州(今江苏镇江)和金陵(今南京市)隐隐在目。由于堂的地势高,坐在堂中,南望
江南远山,正与堂的栏杆相平,故名“平山堂”。每当盛夏,欧阳修常和客人一起清晨就到堂中游玩,饮酒赏景作诗。嘉祐元年(1056),欧阳修调离扬州几年之后,他的朋友刘原甫也被任命为扬州太守。欧阳修给他饯行,在告别的宴会上,作了这首《朝中措》相送。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中所写平山堂为欧公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