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加快融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

近年来,元江县充分挖掘热区特色资源,围绕自然生态、民族民俗文化特色观光、休闲旅游集群及哀牢山—红河谷精品旅游带,加快推进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下,元江县确定了“转方式、调结构,提升一产、促进二产、强推三产,努力打造三产联动发展新格局”的产业发展思路,突出抓实特色生物资源、清洁能源、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元江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途径之一。据元江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柏灿玲介绍,该县借助便利的交通区位和丰富的人文、特色热区资源优势,以民族风情文化、热区生态农业观光、红河谷自然景观、冬季避寒度假、旅游节事为重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旅游品牌建设,不断加大营销推介力度,发展条件不断改善,优质旅游资源要素吸引力明显增强。2014年元江接待游客1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亿元,分别增长30.9%和22.8%。

据了解,元江县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修缮加固澧江大桥、拆除重建南门桥,完成元江干流县城段治理主体工程建设,南溪河防洪治理工程加紧推进;抢抓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机遇,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深入实施县城面山生态修复、重点公路面山治理等六大生态绿化工程,全县完成绿化造林5万亩,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02平方米,县城空气质量一级天数达281天。另一方面是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向旅游产业倾斜,拟建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加强对旅游资源的调研和节事品牌的推广。

元江县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特色乡村旅游初具规模。以羊街、那诺壮美神奇的云海梯田和哈尼族多彩民族文化奇异风情为主的“云海梯田”哈尼族棕扇舞文化游发展迅速;以瓦纳沸泉为主,向咪哩乡、因远镇清水河民族文化旅游延伸的低碳、原生态、无污染的“无火炊烟”生态游持续发展;以羊岔街高山水库群、原始森林为主的“天然氧吧”自驾游和曼来镇水果采摘体验乡村游知名度渐增;以者嘎、那路、都郎小燕傣族民族风情体验哀牢山—红河谷精品游知名度渐增。同时,通过运营各种营销平台和网络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元江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元江县正在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等旅游发展机遇,坚持规划龙头作用引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狠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石,抓好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抓实招商引资,强化内外交流合作,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kiko(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