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油糕
又称“见风消”。相传唐中宗年间,韦巨源官拜尚书令,照例献食天子,名“烧尾宴”。宴中有一食品名“见风消”,系用面粉制成糕饼,内含白糖,核桃等馅,在菜籽油中浸炸,遂成色泽金黄、膨松,犹如蟑翼布满密密麻麻珍珠小泡,其味芬芳醇香,入口即化,其形玲珑剔透,酷似凌花一触即散,故名“见风消”,此后传入民间,成为大众喜爱的风味小吃。
搅团 漏鱼
“苞谷面,打搅团,一下口至了两老碗,白米细面吃腻了,换个花样真稀罕。” 搅团是乡土气息浓郁的农家饭食,因其易消化,不耐饥,人戏称为“哄上坡”,更有加汤食者,美其名曰“水围城”。俗话说“搅团要好,搅上三百六十搅”工艺虽不复杂,但很难掌握。好搅团浇上油泼辣子、香醋、酱油盐,放些黄瓜丝、香菜叶、浇上汁,吃起来滑润爽口,口感绵软,不用牙咬,入口即化,酸辣香味扑鼻,真是嘹扎了,不口至两老碗不过瘾。 搅团制成后,还可用漏勺漏成鱼,形似蛤蟆蝌蚪,亦是民间伏夏爱吃的食品。
酿皮子
酿皮子又叫凉皮、面皮,是关中特有的夏令“素馐”独特的冷食,相传由唐代的“冷淘面”演变而来。有杜甫《槐叶冷淘》为证:“青青高槐叶,垂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柜敷。入鼎贤过煮,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筋,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血,劝人投此珠。”由此可见冷淘是用槐叶和面粉制成的食品,经过千余年流传,工艺不断改进,成为现在我们所吃的酿皮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