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秧歌(二)

家乡区县: 甘肃省陇西县

前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陇西秧歌,现在我们看看陇西秧歌的发展历程。

解放前的县城秧歌。陇西县城是原来的巩昌府城,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可算是全省最大的县城之一,正如老百姓所说的“正过九里三,城郭九城门”。正月初二、初三,以街道为单元,便有一群人围在一起,锣鼓叮咚,唱起了秧歌铰子。“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几家吃酒带了醉,几家人流落在外头。”歌声嘹亮响彻云霄,其唱词内容非常丰富,从三皇五帝到当前,从天上神仙到人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这些唱词,有的是前人所编,有的现编现唱,有的是自问自答,有的是甲问乙答。城里人把这段时间的娱乐称之为“吵社火”。正月初八九便以街道或大巷道为单位组织起各自的秧歌队依次出马,至正月十四、十五两夜是城里秧歌的高峰期,城四周的秧歌全部进城表演,因为街道狭窄,不能设摊,只能流水式的边走边演。

              

在农村,秧歌是单位结队举办的。大都从正月初九至十七日为期。社火开始的一天称之为“烧马”。首先在村子里的公共场所或大户人家的门房里设一个“坛”,名曰“社火坛”,在坛里设有全国三山五岳名列仙班的几十位尊神牌位,先请神敬神,再到当地方神庙烧香点蜡,演唱一些敬神曲子,然后出庄或在自庄演唱。在出庄前有的是邻庄早有预请,有的是自家派人提个铜锣去邻庄联系,把这种活动叫做“传社火”。

这么多少年过去了,社火这一民间活动,除特大灾荒年外,它始终保持着青春活动,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它是根植于农民心田里定时开放的蓓蕾,它是隐藏在农民心灵深处永不凋谢的花朵,每当此时,女孩子争着要装蜡姐,小伙子争着要掌高叶灯,好文的要装天官,好武的要装艾谦,好丑的要唱怕老婆,好文的要唱李彦贵……各有所长,各取所需。

                      

现在秧歌依然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因为有了秧歌寒冷的冬天也跟着热闹了起来,我相信不管多少年过去,秧歌不会被人们遗弃的,会有更多的方式来展现它的生机。

微博 http://weibo.com/u/3142774801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42774801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qitian___x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longxi.html

 

 

柒末末x(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