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解放纪念日,湛江市区与各县(市)主城区都进行防空警报统一试鸣,以提醒市民铭记历史,增强人防意识。“呜呜呜……”厉叫的防空警报声和防空演练活动,让人想起了三、四十年前挖防空洞的往事。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发生了林彪叛党叛国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事件和中苏军事磨擦——珍宝岛事件;美帝国主义和台湾国民党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经常派飞机或特务潜入大陆搞颠覆活动,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毛主席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全国迅速掀起了一场挖防空洞搞备战的运动,到处是全民上阵齐挖洞的场面。
吴川也不例外,按上级的部署在城区梅菉的主要街道也挖起了防空洞,为的是防美帝、苏修原子弹袭击。那时白天有不少人在梅菉最热闹的十字街、杂货巷、泰康西路、电影院一带挖地洞,在原本平整的马路中间沿路挖开几米深、几米宽的坑道,再砌砖打拱回填建成防空洞。那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挖、簸箕挑。这几条街道当时是最热闹的,两旁都是商铺,挖地洞时搞得乌烟瘴气,无法正常营业,但群众没有怨言,积极支持挖洞行动。建好防空洞后好象也曾搞过防空警报试鸣,但防空洞好象没有开放过,只记得在十字街两头的斜坡上开有两个几米长的长方形的防空洞口,泰康西路通往二中路段和杂货巷转锡街口转弯处也各有一个类似的洞口,它们都用钢板封住,十多年前才用水泥填平,这些历史的印记才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除此之外,记得原来的吴川县武装部大院里(包括现在的公安局、检察院旧址、工商局旧址)也有防空洞或地下工事,地上还建有碉堡呢,后来可能是建公安局楼房时推平了。
那时候整天说反修防修,打击美帝国主义,全国积极备战,时刻都准备打仗,还好象就要爆发核战争似的,当时就印发有很多“三防”(防原子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的画册,我们当公仔书一样看了又看,并因此记得了原子弹、冲击波、防毒面具等词语。
那时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不仅各单位有军宣队进驻,连学校的年级建制也实行军事化,不叫几年级几班而是叫几连几排的,我们班就叫一连二排,相当于现在的一年级(2)班。高年级的哥哥姐姐要参加红卫兵,还要用木头自制仿真步枪回校军训。看着他们扛“枪”回校操练,真是羡煞旁人。小学生则要参加红小兵,还要自制红缨枪带回学校练刺杀呢。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行军拉练,到海边野营,同学们个个穿上绿军装、解放鞋,扎上军腰带,带上军用水壶,军帽上还要扎上一圈相思树叶作伪装掩护,边行进边唱着语录歌“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齐踏步向前。那时候工厂、农村都要建立民兵营或民兵连,还要经常进行步枪、重机枪实弹射击演习,逢“八一”、国庆还要到梅菉运动场(即现在大富广场的位置)进行全县大集会和沿街巡行呢,真可谓“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那时的防空警报是如何鸣叫的早已忘记了,不过陪伴着我们成长的、以前梅菉糖厂每天三次换班时鸣放的类似防空警报的放波声却刻骨铭心,难以忘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