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左翼后旗简介(一)

科左后旗,全称为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蒙古语正音为呼尔沁,意思是“锐利”。元太祖成吉思汗有一支由他胞弟哈布图哈萨尔指挥的精锐侍卫队,后被誉为“呼尔沁侍卫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的一部分就以“呼尔沁”——科尔沁作了科尔沁部落名。到了天聪十年,即公元1636年(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登基后,在科尔沁部等各蒙古部落先后设旗建制,分封爵位,委任札萨克。据《清史稿》《蒙古游牧记》载,科左后旗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元,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名称也随之诞生。地处科尔沁沙地与松辽平原交接地带,除东邻东、西辽河交汇处有占总面积不到3%的冲积平原处,其余全部为沙坨草甸交错、沙丘连绵,以沙地沙丘为主要特征。境内海拔最高为308.4米,最低为88.5米,呈现由西南向东北的岗状沙丘,再向东南冲积平原倾斜的地形。全旗除大、小土尔基山和阿古拉山外,无其它山峰。“大青沟”距旗所在地西南24公里,总面积3 183公顷,沟长20公里,沟两岸宽200~300米,沟深50米左右,沟底水面宽2—4米,水深1米左右,沟坡坡长70~100米,坡度20~30度。地质构造体系属于西辽河沉降带,由西辽河流域冲积沙土和长期复杂地质运动,经地表径流与地下水潜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两大沟垒,横断面是人字形,面积789公顷。气候属于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向内蒙古温带半干旱气候区过渡的地带。年降水量在450~550毫米左右,6月至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沟内年平均相对湿度比沟外大20~25%左右。日照资源丰富,在2 800小时以上,年平均温度6.1℃。 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左翼后旗辖12个镇、2个乡、10个苏木:甘旗卡镇、金宝屯镇、吉尔嘎朗镇、常胜镇、伊胡塔镇、查日苏镇、散都镇、阿古拉镇、努古斯台镇、朝鲁吐镇、海鲁吐镇、胜利镇、海斯改苏木、公河来苏木、浩坦苏木、巴雅斯古楞苏木、向阳乡、双胜乡、巴嘎塔拉苏木、额莫勒苏木、阿都沁苏木、茂道吐苏木、乌兰敖道苏木、巴彦毛都苏木。地处中温带亚湿润边缘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春季易干旱、多大风天气;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少雨,易秋旱;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5.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下15.1℃,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3.8℃,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东部地区零下33.9℃,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6.2℃。作物生长期稳定,通过20℃以上的初终间隔日数为224天,25℃以上的初终间隔日数在192天。4至9月太阳总辐射量自西向东为78.07至79.28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65%至6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888.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51.1毫米。由于受季风强弱影响,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季风分布不均。极端年最大降水量达597.4毫米,东部地区为801.6毫米,出现在1959年。年最小降水量为262.3毫米,出现在1967年。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75年7月3日,为111.9毫米,东部地区出现在1969年8月17日,为122.3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至8月份。科尔沁,系蒙古族部落名,其意为带弓箭的侍卫;蒙古语称东为左。清初设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清朝早期以进军方向将蒙古分为左、右翼兵。1650年建旗后,以位于科尔沁部中心的左后方称为科尔沁左翼后旗。旗境在战国时期属东胡民族活动地区;秦时曾为匈奴汗国左贤王统辖;西汉时属辽东郡北境;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控制地区;唐代属契丹民族住地,隶属唐朝设置的松漠都督府;辽时为上京道头下军州地;宋时为女真人所建金国的临潢府路所辖;元代隶属于行中书省宁昌路北境;明时曾属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游牧;明朝末期,游牧于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取代福余卫兵后驻其地,其南部边境逐步到达盛京边墙,归属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明安所统帅的兀鲁特蒙古一部游牧。万历四十年(1612年),明安女嫁努尔哈赤,蒙满联姻。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科尔沁部归后金国节制。崇祯五年(1632年)改隶满州正黄旗。崇祯九年(1636年)以后曾和宾图郡王旗(科左前旗)合为一旗。清顺治七年(1650年),设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彰吉伦为和硕郡王。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晋升为亲王,赐“博多勒噶台”号,称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一直沿称到1931年。清代属外藩蒙古内札萨克,直隶于理藩院,军国大事受盛京将军节制,会盟地在哲里木(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中华民国时期,归属奉天省,受哲里木盟盟长监督,地方军事由洮辽镇守使支配。驻地博王府(今吉尔嘎朗镇)。1931年(中华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翌年成立伪满洲国,设东科后旗公署,隶属兴安南分省和兴安总省。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旗内各界人士共议建立东科后旗地方自治政府,翌年3月改民主政府,隶属科尔沁左翼三旗联合办事处、兴安南地区行署和哲里木省政府。1946年9月,国民党在吉尔嘎朗成立国民党东科后旗政府,归属辽北省管辖。1947年6月,恢复东科后旗民主政府,归属内蒙古自治区。7月恢复为科尔沁左翼后旗。1953年6月,哲盟撤销,归属自治区东部区行署。1954年4月,东部区行署撤销,复隶属于新恢复的哲里木盟。1969年同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归属于内蒙古自

HT-HX(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