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南阳中学

家乡区县: 甘肃省宕昌县

   南阳,位于宕昌县城东南部,这里山大沟深,植被良好,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气候温和湿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耕耘着一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职工队伍,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撑起了南阳山区教育的一片蓝天,成为宕昌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

   当晨雾从田野上轻轻散去,记者迎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朝霞驱车沿着弯曲的沙石山路,走进了矗立在良恭河畔的南阳中学。

   校园布局自然,周围绿树、农舍、田野掩映,校园里绿草茵茵,百花争艳,杨柳婆娑,楼群林立,新建的教学楼、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师生餐厅楼、教师公寓楼一应俱全。窗台上布满的花盆,还有富有启迪意义的《安全歌》、名人警句、标语、师生的绘画作品、多彩的文化长廊,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育人功能。

(一)薪火相传育桃李

   宕昌县南阳中学建于1958年8月,服务于南阳、韩院两乡镇,服务半径内总人口25360人。学校占地面积14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1198平方米。曾几何时,辛勤耕耘在这片教育热土上的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凭着“三苦精神”谱写了南阳教育的辉煌。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南阳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2007年6月,全县推行人事教育改革制度,公推公选中小学校长,吕锦刚放弃县城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参加南阳中学校长一职的竞选。他凭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多数选票,获得竞选。

   这位科班出身的教育者带领南阳教师团队面对着南阳片5万多群众和1400多名师生及有关部门的殷切期盼,挑起了南阳中学教学质量再次跨入宕昌县先进学校行列的重担。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为此,吕锦刚多渠道学习全国一些名校的办学经验,通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路,结合南阳中学办学历史和办学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乐学、勤学、会学”的学风,营造“真诚严谨、务实高效”的教风,最终形成“教必务实、学必求是,言必达理,行必规范”的校风。

   主管教学的张全民副校长告诉记者,南阳中学按照确立的“三风”核心文化教育内涵,把“教必务实”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倡导“学习是教师一生的精神财富”的理念。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扎扎实实地读一本教改理论专著,每月写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笔记。有序开展校本研究,建立以教学校长为龙头,教务处为主体的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教务处———教研组———教研教师三级教研组织结构,坚持选用优秀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将教研组活动排到课程表上,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教研活动。把教研工作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教研组工作细则,各教研组制订详实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要求教师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此进行理论升华,写成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少于一篇并纳入教师考核。使教研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序走向有序,从而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言必达理,行必规范”是该校构建的德育体系,每学期做好“三篇德育文章”,即专题教育篇、文艺熏陶篇、节日教育篇;开展“三项德育工作”,即召开德育表彰与经验交流会,举行班主任德育论文交流并评奖,强化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并通过宣传栏、文化长廊、标语牌等创造育人氛围,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落到实处。同时,借助社会多元力量,优化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的进取精神。

   “真诚严谨、务实高效”成为该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师质量意识的治学内涵。该校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加强备、教、批、辅、考的过程管理,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实行推门听课制、跟踪听课制,实行听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不合格者实行专人帮带,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各教研组的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基本做到了全员参加。要求教师在学期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制定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提出个人服务承诺,并制定详实的措施,保证落实。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务处定期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期末由全体学生对任课老师进行授课情况的问卷调查,并纳入年终考核。“求实、求精、从严和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开创了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二)春华秋实孕生机

   经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2008年南阳中学学生付永星以总分718分的成绩荣获全县中考状元,南阳中学荣获全县高中阶段招生考试16所初中综合考评第四名,6所独立中学第二名。南阳中学再次跻身于全县名校前列,每年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前三名,成为宕昌县先进学校。学校先后获县级以上各种荣誉31项。师生先后多次获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教师有42篇教学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或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教师著教育专著1部,师生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艺作品21篇。2010年学校目标责任书考核名列全县23所考核学校第一。2011年在全市初中学生监测考试中,考试成绩并列全市第三名。2012年,在全县举办的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摘金夺冠,荣获全县初中组团体第一,获得六枚金牌、二枚银牌、四枚铜牌的好成绩。面对这些成绩,吕锦刚校长对记者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得益于我们有一支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教职工队伍”。

(三)万物生长靠太阳

   环境育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2002年之前,南阳中学校舍均为平房。2003年10月建成了占地面积2211平方米的二期义教工程教学楼。2008年年底,寄宿制项目教学楼2596平方米、学生公寓1912平方米先后竣工,办学条件得到初步改善。“5·12”地震后,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及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省内对口援建项目,新建三层双面砖混结构教师宿舍楼一幢,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新建三层框架结构餐厅楼一幢,建筑面积1114平方米;新建图书楼一幢,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建设了理化生实验室4个,并安装国家二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地实验仪器和药品。配齐了体音美器材。以上项目的实施,使学校教学及各类公用房臻于完善,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为了给师生提供温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校领导想方设法为师生免费提供热水,免费用电,为教师公寓楼接通了光纤,冬季挤出资金购买电热器等。所有这一切体现了南阳中学一切为了师生的育人理念。

   纵观南阳中学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史,是一部在艰难困苦中孕育拼搏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育人的科学发展史,是南阳中学人智慧的结晶。

   当一缕曙光从东方缓缓升起时,南阳中学全体师生把时间、效率、勤奋融进教学中,他们开拓前行,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谱写着南阳教育的新篇章。

期待@梦转(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