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技艺《豆村大蜡》

家乡区县: 西安市周至县

《豆村大蜡》是周至县终南镇豆村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唐、明、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今,历经43代传人大约1300年的历史过程。四月八,游大蜡,远近驰名。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由艺人提前将精美奇特的百斤大蜡制作好,于四月初八早上由十多人抬上。仪仗队、锣鼓队、秧歌队做引导,在村里游遍每一条大街,走遍大街小巷,整有9里多路程,最后把大蜡供奉在关帝庙里,要燃烧整一年。

《豆村大蜡》由蜡座和蜡体组成。蜡座是放置大蜡的底坐,一般在一张方桌上制作一个木桩或铁墩,将蜡体固定平稳,以便抬游或放置。蜡体呈宝塔形,由三个倒立的园台体垒接而成,每个圆台的上面有蜡盘,蜡盘外有蜡芽,蜡芽口径2-3公分,长10-15公分,其形状如卷曲了的莲花瓣,底层18个芽子,二层9个芽子,三层6个芽子。蜡体的中间是铜制的圆柱体蜡杆或竹制蜡杆,通贯可供点燃的棉质蜡芯。蜡体周围全是精雕细刻的飞禽走兽,蜡体四周又用五色彩线缠绕,寓意吉祥、福瑞。蜡亭属大蜡的装饰物,是用木、竹、纸张扎糊的亭子,四周饰有花鸟、走兽,套置在大蜡外围,把蜡体衬映得更加美观漂亮。

《豆村大蜡》是周至地区较有特色的民间艺术,2004年,《豆村大蜡》参加“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观摩展”,受到各届人士关注。日本友人曾把4公斤重的大蜡样品带回日本工艺馆收藏,并被许多媒体采访播报。挖掘和保护它,对周至地区民间手工技艺特别是蜡雕艺术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当前,《豆村大蜡》已处于濒临灭绝,人亡艺息的边缘,挖掘、保护大蜡工艺刻不容缓。

王雨柔(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