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的魅力

家乡区县: 贵州省平坝县

安顺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级穿衣习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几个民族的衣着习惯:

1. 屯堡妇女的装束
脚步刚刚踏进屯堡,你就会发现,来来往往的屯堡妇女们皆穿着一身宽衣大袖的右开襟长袍,淡蓝色的,开襟上绣着杂色的滚边。长袍外面又穿着较短的码裙,腰间系着色彩斑斓的丝绸腰带,腰带在身后结着坠子,微风拂过,飘逸翻飞,极有韵味。
妇女们的的头上全都包着或青或白的帕子,帕子上再覆着一张色彩迥然的头巾。悄悄的露出的发型显得很是独特,头的两鬓梳了两绺在在耳畔,成凤头状,向额前微展发绺,重心则向后倾斜,头顶分两道发路,中间又再梳成独立的一绺,有人称其为“三把头”或“凤阳头”。并曾以此称屯堡人为“凤头苗”。然而,他们的语言却又是带着浓重江南口音的汉语。仅凭这点就已经完全推翻了“凤头苗”的误解。
据屯堡人说,屯堡妇女的头饰和服饰在婚前和婚后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婚前,姑娘梳着独独的一条辫子,头上不包帕子,很清纯很俊俏。而衣服的上衣则是小袖的素色的长袍,并以布为腰带。
婚后,妇女头上挽着发髻,并用银做的细练簪绕髻一圈。包青色或白色的头帕。并且必须穿大袖长袍,前襟点缀着花边,腰带改用丝绸腰带,后面打着结。江南的丝绸工艺在屯堡妇女的丝绸腰带上得到了较为突出的体现。这条丝绸腰带是屯堡妇女最庄重,最昂贵的装饰品,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地触摸。结婚的时候,新娘子还要剪眉,扯脸,也就是将脸部的汗毛和前额的毛发一齐剪掉,并把眉毛剃成细柳状。
屯堡妇女的服装颜色主要以蓝、绿、藏青、藕荷色为主,却绝少有红色的。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新娘才穿一次鲜红的嫁衣,而这红嫁衣的风采也就成了屯堡妇女一生种记忆深处的经典风景,那是她们一生种的幸福极致。
2. 安顺苗族民族服饰
苗族妇女多以染麻或假发与头发互参揉在一起,盘髻于头顶。服饰多以麻、棉织成,或以丝绸裁定。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故苗族服饰亦呈现出多样化。裙有长裙、短裙、花裙、青裙、蓝裙、黑裙、筒裙、褶裙,衣有和服式,旗帜式等。
3..布依族妇女民族服饰
布依族妇女几乎都是纺织和刺绣的能手。一个刚进入成熟期的女孩,在母亲的指点下,从种棉(有的地方 种麻)、纺线、织布到染布、缝衣,几乎很快就可成为这方面的能手。至于刺绣,更是布依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妇女们常把自己精致的刺绣品(包括衣襟、袖口、花边、绣花鞋、帐沿、枕套、围腰、在背带等)作为士种珍贵曲礼物或美好的象征。而在这些刺绣品中,妇女们对衣背花(即用于背小孩用的背带布)极为珍视,因为这种衣背花的刺绣,特别讲究针法和花纹图案的对称和工整。一幅衣背花往往要在熟练刺绣能手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而且常常是在谈恋爱时就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纯挚的感情,绣织在这些精美的图案上面。布依族喜欢青、蓝、白三种颜色的衣裤(裙)。青年男子爱包有条纹和青色的头帕,穿对襟短衣,着长裤(筒裤);妇女仍保持明清时代大襟短衣百褶长裙的特点,短衣领口、衣袖皆用织锦和蜡染各色图案镶制,长裙则为白底蓝色蜡染花布缝制。着长裤者,裤脚镶有蜡染刺绣花边。少女或以自纺长花帕镶假辫髻首,或以方锦帕蒙髻,上绣花鸟鱼虫。女子衣裙多绘有几何纹或花鸟鱼虫蜡染图案,围腰绣有花草,朴实无华,典雅大方。佩银铜质耳环,戴银发簪铜手镯银项圈。所需布料大都为自种自织自染之土布,五色俱全。

(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