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小砖窑,环保世纪行采访报道组又来到了天然气站。常德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把记者们直接带到了皇木关天然气门站。“咱们常德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于两个方向。一部分来自四川忠县,另外一部分则是从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通过西气东输管线,绵延数千公里‘奔赴’常德。”该公司副书记沈永平说。
说起这天然气,在当前无疑就是“清洁能源”的代名词。可是它究竟清洁在哪里呢?沈永平介绍,我市城区是在2006年9月正式开通管输天然气的。目前市城区使用天然气的居民有15万户,日均天然气消耗量为90万立方米,到了冬季用气最高峰,这个数值要翻一番。
9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是什么概念呢?按照沈永平的说法,每立方米天然气的热值是8000到8500大卡。如果换算成大家熟悉的煤,按照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7000大卡的话,大约就相当于1092.8吨左右的标准煤。
如果大伙觉得这个数值比较抽象的话,咱们再以我市的某卷烟厂为例。该厂于2009年成功完成“煤改气”。据该厂设备工程部部长龚佑全介绍,在“煤改气”之前,该厂每年燃料煤的消耗量是6到7万吨,“煤改气”完成之后,每年的天然气消耗量是2400万方左右。根据测算,在使用燃料煤时,该厂一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2500吨左右,而在使用天然气之后,该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减少。“去年我们测算了一下,一年的排放量仅为12.8吨。”
某卷烟厂“煤改气”带来的排放变化仅是个案。测算显示,与煤、柴油、液化石油气相比,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目前我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方、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2万吨,为广大市民节约生活开支1亿多元,降低工业和公福用户生产经营成本2.8亿元以上。
由此可见,“煤改气”带来的红利是全方位的,除了环境,还有经济。而随着天然气输入寻常百姓家,愈来愈多的工矿企业、锅炉用户“煤改气”,天然气的“入常”管线就显得有些紧张。据沈永平讲,我市的天然气是由长沙-常德天然气输配管线从长沙传输至我市的,这条线路建成于2006年7月。“在当前,单线输气已不足以保证常德及周边区域的天然气需求,所以,今年我们计划投入建设长-常长输管道复线,进一步确保供气平稳安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