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红土地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

家乡区县: 昆明市东川区

第二篇 项目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 一)指导思想

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与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扶贫部门“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以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冲击波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坚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方针,按照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转变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研究致富渠道,积极探索“政策推进、市场运作、多元投资、滚动发展”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不断完善总体规划,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旅游小镇建设管理体系。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整治旅游小镇环境;充分发挥旅游小镇特色,着力提高旅游小镇品位,大力推进红土地镇生态人文建设步伐。把东川区红土地建设成为充满特色魅力、创业活力迸发,宜居宜旅宜商、生态环境优美、群众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进步的精品旅游小镇。

(二)基本原则

1、规划为先、发展为重、统筹协调及可行性原则;

2、区域发展与旅游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3、旅游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4、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原则;

5、发展旅游业与扩大就业相结合的原则;

6、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互促进的原则。

二、具体目标

(一)构建大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立足红土地、轿子山资源优势,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确立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较为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以生态工、农业、第三产业为发展方向,以旅游业促进农业、种、养殖和农特产品加工业发展,并依靠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以生态旅游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完善景区沿线各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红土地、轿子雪山景点,提高红土地镇旅游集散地的接待能力,实现农村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以构建大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为目标,充分发挥边缘农村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和旅游业动力产业的作用,通过产业间有机联系,促进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三、建设项目总投资、内容及规模

一个中心”、“两个旅游服务区”项目总投资16774.65万元。

(一)红土地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及规模项目投资总额:人民币10217.65万元

1、镇政府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1)项目投资总额:人民币362.5万元

(2)主要建设规模及概算: a、建设规模:2500㎡; b、建设单价:按1450元/㎡。

2、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人民币4080.55万元

(1)集镇建设规模及概算 a、建设规模:39145㎡; b、建设单价:按800元/㎡,合计3131.6万元。

(2)道路广场建设规模及概算 a、建设规模:28733㎡; b、建设单价:按120元/㎡,合计344.8万元。

(3)绿化用地 a、建设规模:3782㎡; b、建设单价:按60元/㎡,合计226.93万元。

(4)人工水蓄 a、建设规模:889㎡; b、建设单价:按70元/㎡,合计6.22万元。

(5)不可预见费371万元。

3、奇彩家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内容、规模及资金概算:

项目投资总额:人民币5774.6万元

(1)平整土地、挡墙、护坡等工程:需资金145万元(其中,修改规划后平整土地开挖土石方六万立方米,需工程款60万元;修建挡墙三千五百立方,需工程款65万元;护坡处理需20万元);

(2)供水排水:需资金200万元;

(3)供电:需资金120万元;

(4)红土印象商贸街:横向需建三条街道,三条总长1600米左右,按主街8米宽、其余两条5米宽预算,需建设资金249.6万元,我们设想,三条街皆采用本地石材墨玉石、青石板建设,初步命名为墨玉路、青石路;纵向需建一条街道,全部为青石台阶,需建设资金150万元。共计资金399.6万元。

(5)商铺及农家乐:新建150户,每户面积168平方米(商铺位于一楼,面积80平方米),所建房屋既可用做商铺,也可用于开办农家乐,同时还是优良住宅,新建房屋统一规划,每户按20.16万元标准建设(其中3.16万元由农户自筹,17万元为政府补助),150户主体共计投资2550万元;整体风格拟为青瓦、石、墙装饰(少量为木装饰)仿古建筑,其外观装饰预计需150万元。共计资金2700万元。

(6)集成式宾馆:集住宿、休闲娱乐及会议中心为一体的集成式会所,需资金1800万元;

(7)景区道路硬化:道路总长8000米,宽3米,路面为柏油路面,需资金200万元;

(8)景观处理及绿化费用:50万元。

(9)垃圾池及公共厕所:新建垃极池5个,每个20平方米。新建公厕10个,每个占地面积30平方米。需资金40万元。

(10)旅游景区标识标牌100万元。

(11)其他不可预计费用:20万元。

实施计划

第一年:完成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各景区的规划方案设计图纸,筹措资金。 完善基础设施及部分景点建设,完成红土印象建设工程。

第二年:完成各景区内道路的硬化,景区沿线村庄的整体规划及美化。完成集成式宾馆的建设。

第三年: 完成景点项目建设、绿化、环境治理及有关一切配套设施建设。

(二)轿子雪山游服务区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项目投资总额:人民币6557万元,主要建设项目及概算:

(1)登山大本营营地建设3000平方米,合计300万元;

(2)雪山道路建设:需建一条通往轿子雪山的阶梯道路,全部为青石台阶,总长5000米,宽2米,需建设资金1000万元。

(3)景区沿线村庄规划及美化:对法者等6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进行整本规划和美化,需资金400万元。

(4)石板屋:在红土地银水箐村大厂小组新建一座外形似本地“石板屋”、内装饰达三星级以上酒店标准的农家酒店,需资金1200万元。

5)空中走廊:从大横山至大厂原始森林在树顶铺设一条全长约15公里的人行木栈道;需资金3000万元。

(6)大峡谷人行道:长3000米,宽2米,需资金投入600万元。

(7)景观处理及绿化费用:30万元。

(8)垃圾箱及公共厕所:新建垃圾池1个,垃圾箱15个。新建公厕2个,每个占地面积30平方米。需资金7万元。(9)其他不可预计费用:20万元。

实施计划

第一年:完成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各村庄整体规划方案设计图纸,筹措资金。

第二年:完善基础设施及部分景点建设,完成轿子雪山通山石梯工程。

第三年:完成“空中走廊”建设。

第四年:完成“石板屋”项目的建设。

第五年:完在大峡谷人行道的建设;完成景点项目建设、环境治理及有关一切配套设施建设。

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据初步统计,据统计,2007年进入红土地的国内游客量为40500~45000人次,海外游客量4500~5000人次,游客总量45000--50000人次,旅游总收入225—375万元人民币(按人均50 ~75元人民币计算),按2007年末全镇总人口22365人计算,则旅游收入创造的人均GDP为110--180元人民币。

(2)社会效益分析

a、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b、提高红土地的知名度。项目的开发过程必然是良好形象的加速树立和知名度不断扩大的过程,而知名是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能通过旅游带来大量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以旅游形象为代表的优质环境,能起吸引人才和资金的作用。

c、提高当地人民文化素质和修养水平。营建一个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小镇,能提高当地群众对人居环境的欣赏水平,激发人们自觉的家园,成为社会进步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

d、有利于历史古迹和环境保护。如“木阿落白”的轿子雪山等,都会在旅游经济的拉动下促进历史古迹的修复和保护。

蟹黄粥(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