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达希马格

家乡区县: 内蒙古乌审旗

     牧民从事畜牧业后,离不开肉食和奶食类。他们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养育五大畜牧,吃着五大畜牧的肉,饮着五大畜牧的奶,开始走上了逐水草而居的纯洁生活。

  草原深处的牧民把五大畜牧当成生活生产来源,以畜牧肉为原料简单的作成手把肉、羊背子、全羊、干牛肉等各种各样的肉食,他们把这些肉类归纳为“乌兰伊德格”意思是红食。以畜牧奶为原料,简单的煮奶茶外加工成奶酪、奶皮、酸奶、达希玛格、奶酒等各种花样的奶食,他们把这些奶食归纳为“查干伊德格”意思是白食。所以草原深处的人爱吃“乌兰伊德格”,喜欢喝“查干伊德格”,所以古人说,“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其饮食特点与习惯,这些特点与习惯又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这个民族的血统、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成为民族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奶食品是草原牧民的饮食特色,在奶上也做出了许多花样,以羊奶为原料作成的奶食品非常多,其中“达希玛格”是草原游牧民族奶食文化中值得一提的奶食,也是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谈起蒙古族传统美食,许多人都会说酸奶、奶酪,其实还有一种叫“达希玛格”的传统美食更令人垂爱。

    “达希玛格”的史载记录很少,据老前辈们介绍“达希玛格”的原名叫“德禾木格”,是杭锦旗至今独有的牧民奶食品,而且逢年过节、婚姻庆典、过寿庆周的宴席上牧民们必备的奶食品之一。达希玛格是用深秋哺乳母畜(羊、牛)断奶期精华脂乳制作而成的,断奶时期母畜奶源不足,不容易挤奶,牧人用手掌频频拍打挤出,这种拍打挤奶的方式蒙语叫特赫莫格。通过这样的方式挤出的奶虽量少,但奶中水分少,营养高,制作出的奶浆呈糊状,然后用该糊状物再经过发酵,搅拌、过滤,并不断添加鲜奶才制成达希玛格。达希玛格可以长期储存,待干后呈麦乳精状,可添加鲜奶、水等加以搅拌后食用,是最原始的浓缩饮料,其口感口味与其它奶食品截然不同,固而被称为奶制品中的上品。

    “达希玛格”是招待宾客的重要的奶食品。牧人家除了亲戚朋友外不随意摆桌供客人品尝,因为那时“达希玛格”产量极少,据老前辈介绍,“达希玛格”味道甜,口感好,食用方便,充饥解渴,存放时间长等优点。牧民把秋季制好的“达希玛格”,第二年春季拿出来放在奶茶炒米里当提味品,放进面条或稀粥里当味精使用。

     杭锦达希玛格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不饱和酸、多种酶和氨基酸,口感好,口味纯,富有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具有解毒、防暑、解渴、生津、助消化、护肝脾、养胃等功效。达希玛格具有上述特性,深受牧人喜爱,由原产地辐射周边地区,现已走进全区乃至全国市场,成为蒙古饮食中的珍品。

 “达希玛格”是草原游牧民的奶食精华,也是勤劳智慧的杰作制品。草原渐渐进入秋季末冬季初时,羊群的产奶量一天比一天减少、这时候牧民才开始把挤下的羊奶倒入帆布袋里,再吊挂在屋檐下,慢慢过滤或蒸发奶中的水分,这样每天倒入新奶,还连续的搅拌数次,快速过滤或蒸发水分,这样一直数天或数月后就成形了美味香甜的正宗“达希玛格”。牧民们把这些制成的“达希玛格”不是急着吃完,而是完好的保存起来,第二年的春季在拿出来品尝。2010年6月被列入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手工制作逐渐被机械制作所取代,现在所制作的达希玛格产量成倍增长但质量却远不如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陷入窘境,濒临灭绝。

萨日盖(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