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通发展促经济发展

家乡区县: 湖南省祁东县

修路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农业生产半径,让农民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的需要;是解决我县“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是建设区域性经济强县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城连墟乡地处本县西部,是传统的农业大乡,受区域、交通、信息、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欠发达,老百姓不宽裕。穷则思变,以交通发展促全乡经济的发展,镇党委、镇政府已把这一理念确定为全乡农村工作的主题,把修路列为政府的重要议程日事。近年来,我们克服地形复杂,区域不便,路基差、资金紧等不利因素,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创新机制,较好地实现了乡村公路的发展。一是筹资10万元配合县公路局硬化317线5公里;二是筹资26万元完成福临山村至步云桥的包角村、茶元冲经十八弓到车塘观村的通达工程6.7公里;三是筹资12万元完成柏树、龙家两个村的硬化任务,今年剩下的蒋城线、杨枚线、司马线,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路基施工。为了切实加快施工进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硬化任务,也为了力争全乡2至3年内其它的村级公路全部硬化,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力度,狠抓如下工作:第一,切实加强领导,在原有领导班子的基础上,再设立五个工作小组,即宣传引导组、资金筹措组、事务处理组、质量监督组、工程管理组,专抓专管。为了将责任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即书记、乡长负总责,亲自部署,亲自参与,分管领导、包村乡干、村干部的责任分解与工资补助挂钩;第二,进一步宣传引导,我们将继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工具与手段,广泛动员和引导全乡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共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共建,第三,完善工作机制,首先在工作机制上改过去由政府发号召、作决定、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坚持采取“村民自治决策”与政府服务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修群众不愿修的路,不修群众不参与修的路,其次,在决策程序上采取由组到村再到乡即由下到上的运作模式。村支部行使领导权,村民会议行使决策权,村委会行使执行权,村民行使监督权。当前,全县广大农村已掀起修路的热潮,我们要把握机遇、创造条件,加大力度,又快又好修建乡村公路。

李玉珍(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