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围炉夜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我是广东汕头市潮阳人,在这个充满着独特潮汕风情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个春秋,我便自然成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潮阳人。 自打我懂事开始,在那漫长的每一年里,最期待的便是过新年了,团圆饭,放鞭炮,拿红包,穿新衣,这些都是我记忆里最最深刻的儿时时光„„ 长大以后,我也渐渐对家乡的新年传统有所了解,通过问长辈,查资料,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家乡的新年习俗,下面就让我来讲讲潮阳人如何过新年吧: 在潮阳,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过新年,分为辞年(辞旧岁)、新年(过新年)、年过(年径开)三段。      

     辞年——除夕围炉合家团聚 辞年,潮阳人也称过年。腊月廿三日,作为起点,开始置办节品,清扫卫生,祭拜神明。到廿四日,说是“老爷上天”,就得准备“纸马”。“纸马”,其寄意是让各路神仙骑马上天去“述职”,祈望它“上天说好话,下界保平安”。廿四日,还是祭灶日子。廿五日到除夕,家家更是忙碌欢乐。 到阴历年最后一天,人们就称“除夕”,因为多是月小,故称“廿九夜”,也称“大年夜”。 大年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在门口贴上新春联,家内摆满食品,有鸡鹅鸭、猪肉、猪蹄、香菇、针菜、木耳、腐枝和鲜蔬佳果。下午,必须祭拜祖宗神位,然后,老少都要洗澡。洗澡前必须摘下十二样花叶放在洗澡水中,叫“花水”。洗澡叫“新年浴”,意在洗去旧的污秽,干干净净迎新春。 华灯初上,家家户户关门“围炉”,“围炉”何必关门?这与传说古代人们于年底驱除怪兽“年”有关。因而,也叫“过年”。围炉桌上,菜肴丰盛。桌中央,摆着“火炉”俗称“宾炉”。“宾炉”是用铜、锡或铝铸打而成的一种器皿,这种器皿,在中间的火炉中盛炭火,四周热汤中放置肉丸、鱼丸,取其“丸”与“圆”谐音,寄寓合家除夕团圆。远离桑梓诸亲人,都赶在除夕来家围炉团聚。“宾炉”四周,摆满“白切鸡”、“红卤鹅”、“红蚊猪蹄”、“生炒韭菜”、“活灼鲜蚶”、朥蚊姜薯等等,这些都包含着“食鸡起家”、“食猪蹄年年有奔头”、“食韭菜长命富贵”、“食鲜蚶,钱银多多赚”等寓意。更妙趣横生的是:吃完年饭,家长要拿出事先制好的“龟粿”,让每人尝一点,以祝贺健康,来年顺遂。紧接着,家长向小孩发压岁钱,后生向长辈敬奉“压岁钱”。然后,合家便团聚在一起,开始“守岁”,共叙天伦之乐。潮阳有句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拿“压岁钱”自然是最开心的事情啦,拿完就可以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玩的东西啦!

彭昕翔(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