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游轮业态调查:市场空间有限导致恶性竞争

家乡区县: 昆明市呈贡区

如今,长江三峡大部分时间都宁静温柔,静水流深,这是高峡出平湖的景观。只有在过闸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水位的巨大落差。

过闸之后,视野也猛然有了回旋的余地,一唱三叹的环绕,两岸秀峰林立,山顶之间云雾缭绕、变化莫测,仿佛有力量从近处的峰峦弹跳于水面,然后反射于远峰之上。

在重庆-宜昌660公里的黄金水道上,水面不宽,游轮很多,不时擦肩而过。多年和各大长江游轮公司打交道的刘铁山的体会是,你要想了解长江游轮,就要从码头文化去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游轮公司的设立和游轮公司投资建造豪华游轮,均需经过严格的行政审批手续。

新船建造、试航及最终出厂还需经过中国船级社、海事部门及地方航运部门的全程监督和管理等等。

从小的方面说,过闸的先后、沿途那么多景点停靠哪些景点、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到了重庆或者宜昌,选择哪个时间点进港,这些因素需要科学管理,也不乏经验主义和人情世故的运用,刘铁山说,“一艘船上,船老大很重要”。他觉得那种说不出来的东西就是码头文化,认真勤劳,有江湖义气,也有很多灵活处理的部分,重庆的码头文化和宜昌的码头文化又有微妙的区别。

具体到游轮市场的争夺上,五星级豪华游轮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可想普通游轮的竞争有多凶猛,价格战也像是长江三峡的波浪一样,暗中汹涌。

记者注意到长江三峡游轮产品参差不齐,途牛旅行网上有4521元起的五星级涉外黄金游轮重庆-宜昌产品,也有511元起的国内普通游船东方皇宫,同样也是重庆-宜昌产品。业内人士称,五星级涉外豪华游轮除了设施完善之外,船上服务人员和游客的比例一般都是1:3,住宿餐饮条件好,公共娱乐空间大,配有观光电梯、游泳池等。而国内普通游船价格一般不包含餐饮价格,服务人员也少。

记者从携程获悉,携程自2008年开始经营三峡游轮航线,每年组织数万游客。在船只的选择上,携程所售的游轮航线均使用吨位更大、更有安全保障的涉外豪华游轮,目前所售最小游轮为长江海外维多利亚5号。

涉外游轮都是按照星级酒店的标准,登船前按身份证进行登记,并与全国公安局联网,保证每一名游客都有据可查。都会举行多语种的游轮安全说明会,并且每个房间都会配有救生衣及安全说明书。每艘游轮都按国家规定配有一定数量的救生艇、救生圈、救生筏等设备。

专题采写/新京报记者 曹燕

组文一:660公里航线游轮竞争最激烈

世界上唯一可以乘船游览的大峡谷、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万里长江最精华的一段、十元钱人民币背面的瞿塘峡、2009年国家旅游局向海外推出的12条旅游线路中位居第四、重庆6大旅游精品重中之重……这些说的都是三峡旅游。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边缘时,以不可阻挡之势劈开崇山峻岭,夺路东下,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闻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三峡两边高山耸立,乘坐游轮,看江面的朵朵白浪峰回路转,感觉非常神奇。

2800公里的长江航线,目前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区域是重庆-宜昌之间的660公里左右,聚集了大量的游轮,精华又是三峡段的193公里。

如今,长江三峡大部分时间都宁静温柔,这是高峡出平湖的景观。只有过闸时,才能感受到水位的巨大落差,这时甲板上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机、相机。从宜昌往上,当游船通过葛洲坝(14.13, 0.27, 1.95%)船闸的时候,闸门缓缓合拢,水位抬升,能够明显感觉到船被闸两侧气垫往上抬升的力量。闸门关闭后上面四个大字:“注意安全”。

过闸之后,视野也猛然有了回旋的余地,一唱三叹的环绕,两岸秀峰林立,山顶之间云雾缭绕、变化莫测,仿佛有力量从近处的峰峦弹跳于水面,然后反射于远峰之上。不知道是因为水汽还是层峦叠嶂的山峰,三峡有一种晕染不开的美。

“曾卖加床票,加一个床位150美元”

绝美的风景是点亮三峡游的灵魂。回顾三峡旅游,“1982年,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的热播在全国引发三峡热,当时巫山县申报小三峡景区。经过中央批准,小三峡成为重庆市首个甲类旅游区,并于当年开门迎客。”原巫山县旅游局局长龚源鼎是个三峡通,现在留给老朋友的印象还是背着一个小背篓的三峡导游。当时小三峡景区有多火,最夸张的一个例子是,小三峡景区一位卖凉面的商贩,因游客实在太多,抓面的手竟无法合拢了。

“八十年代的时候,往三峡上面走过浅滩的时候,有拉纤的纤夫,后来变成表演。”刘铁山回忆起当年的三峡旅游饶有兴致,“外宾最喜欢那种带着原始朴素面貌的三峡,倒是不太在意游船上的设施有多好,虽说是涉外游轮,硬件也不过如此。”

就在现在三峡大坝所在的位置,当时有个人工航标灯,所有来往的船来到这里都先停下,“有个箭头,先放船上去还是先放船下去,都是人工来控制。老外特别喜欢这个东西。”在“告别三峡”的宣传中,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当时卖加床票,相当于酒店一样,加一个床位150美元,就是这样,也有很多外国客人想来看看最后的三峡。”

龚源鼎记得,“最开始小巫山景区的游客人数3万左右,在2003年左右达到顶点170万游客,一百块钱一张门票,也就是一亿多元。”而现在小巫山景区的游客数大约是四五十万人。

刘铁山觉得,当年“告别三峡”这样的宣传是个双刃剑,“当时游客特别多,可三峡大坝建成后,有的游客就会觉得,既然都‘告别了’,还有什么看的。”2004年,随着三峡工程水库蓄水、库区水位的不断升高,清澈见底的小三峡成为一湾平湖,三峡旅游进入了低迷期,小三峡的游客也由170万人降至100万人左右。

曾经船上远眺神女峰,如今登山近距离观看

“蓄水以后,进入性不好的景区现在容易进去了,而且三峡沿线的景点也是越来越多,分流了很多客人。”龚源鼎举例,水位的抬升也增强了神女峰、神女溪等景区的可进入性,产生了更多新景观。2007年10月,巫山投资在神女峰下修建了一条拾级而上的登山道,让游客从过去只能在船上远眺的神女峰,变成登山近距离观看。于是也演绎了一个笑话,原来远观是少女,现在近观变成了“孕妇”。

这些年新景点不断,例如湖北的三峡人家、神龙溪等景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三峡人家是5A级景区,沿江而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景区,五个渡口可以接驳多艘游轮,“东方之星以前就停靠我们景区的”,三峡人家副总经理汪君介绍,“从2000年营业,前些年的游轮客人没有那么多,这几年游轮客人占到了一半。”

重庆-宜昌往来的游轮大多都要停靠在三峡人家,一般是早上到达,上岸游览半天左右,除了当地生活演绎,石牌保卫战遗址是这里较大的看点。这次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军事转折点,但历史上提及不多。

“目前主要还是依靠门票收入,”三峡人家是长江三峡游轮产品中的一个自费景点,游客可以选择不上岸,但在船上呆半天太无聊。汪君说景区的衍生产品少,大多数游客看看就走了。所以一百五十元的门票,“团队客人也几乎没有打折。”

韩潇逸(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