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砖塘镇鲁家村,提起李天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谈到李天成,大家的心情却分外沉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年仅12岁的少年呢? 2008年8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鲁家村,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了让村里人伤痛不已、久久不能忘怀的事情……
2008年7月3日下午,与李天成同组的同班同学李龙丰和邻村的同班同学陈凯文放学后,结伴去江里洗澡。由于两个小伙伴都不太会游水,一开始他们只是在浅水处摸小鱼、打水仗,正当玩得高兴之时,陈凯文一不小心便落入深水处。一旁的李龙丰发现他正大口大口地呛着水,身子拼命地挣扎着,心里一急:不好!于是他急呼:“救命啊,快来救人……”前来寻找李龙丰和陈凯文的李天成听到喊声后,火速奔到事故地点,见到眼前的情景,也不顾自己的水性不好,立马扎进水中。他试图拉住陈凯文的手将其救上岸,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急中生智,李天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从背后向陈凯文猛推几下,奇迹出现了,陈凯文被推到浅水处,他得救了!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李天成在水中为救陈凯文耗时过长,体力透支,再也支撑不住,慢慢地,河水淹没了他的头顶……大人们听到李龙丰的呼救声,不断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在河水里倒海翻江,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搜寻,最终在离抢救陈凯文20多米处发现了李天成,将他打捞上来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无论人们怎样抢救,都已经无力回天。看到此景,乡亲们都泣不成声,伤心着,悲痛着,很久,很久……
李天成,男,1996年9月5日出生,祁东县砖塘镇鲁家桥村1组人,是砖塘镇双江联校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李海军、母亲陈通兰都是忠厚朴实的农民,爷爷是一名老党员。
记者来到李天成的家里,发现他家只有三间土砖房,除了一台旧电视机,屋内没有一件东西可以称得上好家具。李天成的父母都已外出打工,我们见到了他年迈的爷爷奶奶。当提起孙子李天成,老俩口的眼睛即刻泛起了泪花,爷爷李云安哽咽地向我们讲述着孙子的过往:
李天成是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父母由于操劳过度,身体一直不好,家里的农活他都抢着做,摘黄花、扯秧、割禾从不叫苦叫累。眼见辛苦了一辈子的奶奶年老多病,李天成心痛不已。他每天早晨都要给奶奶穿衣服,放学后,给奶奶按摩。好几次,他都用那稚嫩但却非常坚定的语气对爷爷奶奶说:“再过几年,我就可以挣钱了,到时候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讲到这里,李爷爷又陷入了伤心的回忆,仿佛孙子天成的话又在耳边重新响起,不禁潸然泪下。李爷爷泣不成声地说:“这孩子,总是把方便留给人家,把困难留给自己。”李天成家庭条件不好,家里每次塞给他的一点儿零花钱,他从来不乱花,还经常捐给灾区的孩子……
村民对这位年仅12岁的小孩也是赞不绝口,夸他特别尊敬老人,在这方面,李天成这孩子的确是人们的楷模。邻居王奶奶年过八十,手脚不太灵便,懂事的李天成一有空便帮她解决饮用水问题。当同龄的孩子都在村口玩耍时,他的身影却出现在担水回王奶奶家的路上。
李天成的班主任李伍元老师对记者说,李天成开朗活泼,成绩较好,是班上的纪律委员、体育尖子生,平时对老师特别尊敬,也非常关心和爱护同学。一次,班上有两个扶贫助学减免指标,很多同学都求之不得,他知道情况后,主动提出把指标让给另外两个同学。
家境贫寒的他,深知勤俭的可贵。在同学的印象中,他总是穿着朴素。学校附近商店他都极少光顾过,除非购买一些必要的生活、学习用品。“对自己很苛刻,很节俭,但每次当学校有募捐活动,他总是第一个解囊。” 天成的一个同学说,“今年3月份学校组织爱心帮助贫困小学生的活动,他带头捐了2元钱。前不久,一个同学得了重病需巨款医治他又捐了5元钱。”李天成是个很热心的人,心里想的都是别人。他还多次义务从井水里提来新鲜凉爽的井水,供师生饮用解渴。
贫寒的家庭使李天成早懂事、早知事。他在艰难的家庭环境中,磨砺出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家他是好孩子,在校他是好学生。
可就是这样一位好少年,却永远地和我们告别了。李天成舍己救人的事迹传开以后,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都为这位小英雄感到惋惜不已,而他勤于助人、见义勇为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