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年前,我对手机市场还没有什么了解,属于十足的手机盲。如今,手中的手机已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更换了两部,在这个过程里,不禁有些想法想要和大家分享。
我认为,iphone热销的原因可分为硬性的原因和软性的原因。硬性的原因,即 iphone本身的优点,概括起来,外表精美,功能强大,且富有创意,具有时尚美。即使没有苹果公司的商业运作,这样一部强大的手机会热销也是毫不奇怪的,对于一般的手机爱好者来说,这样一部手机也是很有诱惑力的,更何况资深的苹果迷。
而软性的原因就比较多了。首先,苹果公司的已逝总裁史蒂夫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位在业界极有影响力的传奇人物,在他的追悼会上有美国总统为他念悼念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传奇的领袖之下必然有一家充满传奇色彩的公司,一家传奇的公司久而久之必然能打造出一个传奇的品牌。品牌效应的力量在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其次,由这种品牌效应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也大大拉动了对iphone的消费需求。在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中有过这样的说法,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怪现象,当产品的价格越高时,人们反而会增加对他的消费需求。我认为在这里可以套用这个理论对其进行解释。这里要说明的是,从iphone的价格来看,它无疑已被排入了奢侈品的行列,一台普通iphone的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一台配置还过得去的电脑,但是当你环顾四周,缺可以发现,这部手机并不是富有阶层的专属消费品,不管什么阶层,都能看到iphone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一个社会现象,它是这样逐步发展过来的:第一批对iphone发烧的群体无疑是资深的苹果迷么,这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这样的情况,在手机发售的当天,披着军大衣,排着很长的队,就是为了成为首先购到该部手机的人,以收集齐该公司的所有产品为乐,可是这群人毕竟只是该部手机持有者中的少数人,这种现象在其他电子产品中也是能够看到的,之后,在媒体的渲染之下,这股苹果热逐渐蔓延到富有阶层,购买iphone的富有人群越来越庞大,当它达到一定规模时,iphone就不仅仅是一部手机那么简单了,它成为了人们支付能力的最好证明,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样的奢侈品在不同消费阶层都能热销,不但有钱人争着购买,不太富裕的人也争相购买,即使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不管这样强大的手机功能自己是否用得到,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如今,iphone已经成为街机,我希望这种非理性的消费方式或者说消费心理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