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陇西太守当勋、南安太守杨韬归降匈奴族刘曜建立的前赵(都长安),前凉主张茂(都姑藏,今武威)遣将陈珍率羌、氐之众击败前赵刘矅,克复南安郡隶于河州(治枹罕)。
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年),前凉主张骏尽有陇西郡地,派秦州刺史王翟镇守陇西,后陇西人李俨杀大姓彭姚,自立陇右。前凉主张玄靓(335—362年)遣牛霸讨伐李俨,陇西郡复归前凉,仍隶秦州。
氐族符健建秦(351—394年)都长安。东晋太和二年(367年),前秦主符坚遣蒋登率兵5万,夺取陇西、南安二郡,以要衡为陇西太守,祖珍为南安太守。
前秦置河州治枹罕,辖3郡:陇西郡治襄武,领3县;武始郡治狄道领1县、南安郡治原道,领3县。今定西地区地城为前秦所辖区。
匈奴族石勒建后赵(319—350)都襄国(治今河北邢台),置秦州,陇西、南安二郡辖于秦州。今定西地区地城为后赵所辖。
羌族姚苌建功立业后秦(公元384—417年),陇西、南安、武始3郡辖于雍州(治长安)。
鲜卑族乞伏国仁建西秦(385年—431年),都苑川(在今榆中境内)。置秦州(在今榆中境内),大夏、武始(治今临洮)、安固(治今临洮南部)、陇西(治今陇西)、南安(治今陇西东)等郡辖区于秦州,郡县时有兴废。今定西地区地域辖于秦州。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今定西地区为北魏、北固统治地域之一。北魏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废中陶、禄部二县(均在今漳县、武山境内),地归襄武县辖。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846年),分全国为38州。今定西地区地域为秦州、河州二州的辖的。陇西郡,治襄武。领襄武、首阳(治今渭源)2县。南安阳郡治桓道领桓道、新兴(辖今陇西、漳县、武山部分地域)2县,此二郡辖于渭州。
武始郡,治勇田县,(在今临洮县北部)领勇田(太平真君八年即447年置)、狄道、阳素(在今临洮境内)3县。
临洮郡(太平真君六年即445年置治今岷县)领赤水(在今岷县境内梅川一带)、石门(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即485年置;在今卓尼县石门乡)、龙城(太和十年即486年置,在今岷县西北古城一带)3县洪和郡(治今临潭)领水池(太平真君四年即447年置)、蕈州(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即474年置,北二县均在今卓尼与渭源交界的洮河流域)3县。此3郡辖于河州(治枹罕,今临夏)。
北魏孝庄帝建明元年(530年)置渭州,州治襄武(今陇西),所辖3郡:陇西郡领襄武、首阳(今渭源)2县;南安阳郡治桓道,领桓道(在今陇西东南)、中陶(在今漳县、武山境内)2县,广宁郡(在今漳县境内)领彰县、新兴2县(均在今漳县、武山境内)。今通渭、定西二县之地为北魏秦州的北部。
西魏时期(535年—557年),今定西地区为西魏的西南边疆,属3州4郡的辖地:河州治枹罕。辖区武始郡(治今临洮北),辖区相当今临洮定西一带。渭州辖陇西郡州郡并治襄武(今陇西),广宁郡(治今漳县境内)辖区相当于今陇西、通渭、漳县一带。西魏文帝大统十年(544年)置岷州并同和郡改原临洮县为溢乐县,州郡同治于溢乐县(今岷县),因境内有岷山,故名岷州。辖区相当规模于今岷县、宕昌一带。大统十五年(551年)改首阳为渭源县,境内曾设置渭源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罢。
北周时期(557—580年),在今定西地区的建置基本因袭西魏旧制。
河州辖武始郡,领狄道县。渭州辖2郡:陇西郡领襄武、渭源2县;南安郡领彰县及原桓道县地(今陇西县东部)。岷州辖5郡:同和郡领溢乐、水池2县;川郡领基城县;洪和郡领当夷县;博陵领博夷、宁人2县;洮城郡领和政县。在今通渭县境内设交州,辖安阳郡,领安阳、乌水2县。
隋朝时期(581—907年):隋朝(581—618年),今定西地区为陇西、会宁、金城、临洮4郡辖地。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陇西、临洮、渭源3郡。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渭州、岷州,复置陇西、临洮2郡。陇西郡治襄武(今陇西),领襄武、陇西、鄣县、渭源、长川(治今秦安县北)5县,今通渭县地为陇西郡长川县辖地。今定西县为会宁郡辖地。狄道县(今临洮)辖于金城郡(今兰州),改西魏溢乐县复为临洮县(今岷县)辖于临洮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原南安郡,移武阳县属渭州,开皇八年(588年)改武阳县为陇西县。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改临洮郡置岷州,复溢乐县名并为州治。于岷州境内置和政、当夷2县。
唐朝时期(618年)得置渭州,治襄武,襄武领陇西、渭源、鄣县4县。今通渭、定西二县为渭州北部地域。唐玄宗于宝初年(742—751年)划兰州属狄道县,置临州,治狄道,并置安(长)乐县(在今临洮、康乐境内)。天宝元年(742年)改随置岷州为和政郡。肃宗乾元元后(758年)复置岷州,领溢乐(今岷县)、右川、和政(均在今岷县境内)3县。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吐蕃势力渐强,乘机侵入陇右。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吐蕃攻陷岷州;代宗宝应元年至二年(762—763年)临州、渭州相继陷于吐蕃。在300多年的历史时期今定西地区为吐蕃占据,直至北宋中期“熙河之役”期间复归中央王朝统属。
宋、金时期(960—1234年): 北宋时期(960—1127年)实行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建置,县下辖有城、寨、堡。县、寨时有升降;寨、堡时有升降及罢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