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一高

家乡区县: 光山县

光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建校于一九七八年,学校占地面积104亩,绿化面积达50%。

学校现有教职工168人,其中高级职称52人,占教职工总数近三分之一,有3人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五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或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在全国名师工程建设中,有1人被评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为省级学科带头人,15人为省级骨干教师,众多一线教师为市级名师及学科带头人在全市教育界享有盛名。年轻的光山一高,其设施现代化程度之高,人气之旺、直逼豫南之最。

专业师资队伍   光山一高建校72年,但一线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几岁,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战斗力如何呢?表面上看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敬业。而校长李锋却这样说:“敬业确实是我们教师的形象标签,但光有敬业精神不行,必须要够专业”。
  学校制订了《光山一高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鼓励教师坚持每天读一小时书、每月读一本书、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学期交流一次读书心得体会,学校每年对读书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近几年,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每学年赠给老师一本书,比如《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细节决定成败》、《素质教育》等。学校还要求每个中层以上干部都要订一份管理类的杂志,每个教师要订一份学科专业杂志。学校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要分别撰写一定数量的论文,定期组织论文评比。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规定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并规定青年教师必须“过三关”:即专业考试关、课堂教学关、师生评议关。还对他们一是委以重任,加压成长。让他们当班主任、年级主任、备课组长,让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希望中成长,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二是青蓝结对,带动成长。学校要求每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带一名青年教师,一起研究教材教法、一起开展听课评课,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新课改的工作要求。三是教学比武,促进成长。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优质课、放心课、过关课“三课”教学比武活动,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评奖,树立典型,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学校设立教学过程管理奖,把备课上课、自习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核等常规工作通过量化考评、学生评议等方式进行评定,给予奖励,不断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学校还通过评选教坛新选秀、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十佳教师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激励教师不懈追求、不断前行。
  专业化教师带来的是丰硕的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成果。就2008-2009学年来说,高考和高一高二统考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教师撰写的论文在省市以上刊物发或获奖达83人次。
  光山一高现有教师260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87人,研究生课程培训结业教师65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能手2人、省级新长征突击手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4人,市级骨干教师35人,市级优秀教师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科技拔尖人才2人,市级优秀青年科技专家2人、市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人,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市级文明教师7人,县级优秀教师22人,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县级文明教师10人,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正在形成之中。
  一位外校前来考察的领导对学校教师群体有这样的评价:有青春朝气、有先进理念、有敬业精神、有专业素养、有突出成就。
  落实待优生转化
  待优生是我们原来所指的学习差、纪律差的“双差生”,这不仅是称谓上的变化,更是观念上的变化。待优生是社会和家长期待他们变成优秀的学生、是他们等待教师的精心培育而成为优秀的学生。该校是一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待优生面广、量大,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职责的体现、是教育使命使然。
  一是全员承包,定期座谈。该校把班级后30名的学生称之为待优生,把他们按个性兴趣特点、学科学习情况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每人承包3-5名待优生,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每周都要与他们进行一次一对一、面对面的交谈,听取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要求、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舞他们的学习斗志、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转化能力,落实学校制订的“五个一”要求。
  学校定期了解座谈情况,定期考核评比待优生转化成果,并将转化成果与教师业绩相挂钩。
  把此项工作,被称为为待优生“输氧打气”。
  二是整体打包,定期检测。该校将级段后120名学生进行整体打包,定时检测。定时检测每周进行两次,命题就是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和作业题,是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以本为本、扎根课堂、作好作业,从最基本的做起。检测后的试卷发给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检测后的成绩发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年级组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和进步较快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激励他们进步。通过过关检测、跟进辅导、跟踪管理,使待优生慢慢地培养了会学习的正确态度和好的方法,强化了他们自我“造血”的能力、提高了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李钰(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