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绸扇是一种汉族手工艺品。发源于重庆市开县西部的临江镇,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刘伯承元帅的故乡开县三绝之一。香绸扇是利用本地盛产的白竹为骨架,以薄而透明的白色丝绸为扇面,经过72道工序精心加工,完全纯手工制成。扇面用国画技法绘以人物、山水及花鸟鱼虫,图案美观、雅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折扇在制作中经过药物、香料熏煮,不但使用起来开合自如,随心所欲,而且"风来香满,轻摇可拂尽尘暑",能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妙感受。
据史料记载,开县香绸扇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其主要产地则为临江镇。产品选用山涧优质凤尾竹、上等丝绸为材料,采用传统削、钻、刮、漂、浆等72道手工、手绘、手书工艺精雕细凿而成。"七十二道半,打开不上算!"说的就是临江香绸扇。
"最初在上世纪50年代时还没有'香绸扇'这一说,那个时候只是一般的油扇,到了80年代的时候才创新发展成为香绸扇。而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则正是香绸扇最为辉煌的时期,年产量达百万,产值和现在差不多,都是过百万元。不过,那时物价可比现在低太多了。"临江花园扇厂厂长黄圣科说。
小小折扇以薄而透明的皮纸或白绸为材料制作扇面,用国画技法绘以人物、山水及花鸟鱼虫图案。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采用药物、香料熏煮,暑天扇凉,令人感到风来香满,心旷神怡。香绸扇已成为我县特色传统产业。1992年,临江扇厂与航天工业部重庆机电设计院合作,建立香绸扇自动化生产线,折扇年产值可达180万元。临江香绸扇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产品"、"消费者喜爱商品"等称号,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纪念专用商品。如今,临江香绸扇除了畅销国内,还远销到香港等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