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室岭汉墓群
皇室岭又名皇室堆或二皇堆,现名皇室村,墓群在县南42公里陈家乡。该地经考查,确定为汉墓群,过去由于无人管理,大部分汉墓为当地居民于生产中挖掘,文物陆续均有出土,但无人过问搜集,散失罄尽。出土汉砖数量为全县之冠。有的砖上还铸有“富贵子孙昌”或“乐昌宫”等字的铭文。现明显外露的尚存一幕,估计未被挖掘,经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红华村东汉岩墓群
该墓群位于县西20公里石碗乡红华村。据当地村民反映,其他解放前后,陆续匀有岩墓发现,同时出土的文物,都散失无存,现已被开掘的计近10座。1983年10月,村民黄光成家建房取土时,又掘出岩墓一座,内有丰富的殉葬品,其中青铜器为我省已发现的东汉岩墓中最多者。青铜器中除铜马、铜俑等件外,大部为生活日用品,如:釜、钟、舫、洗、剑、刀、五铢钱、货泉、剪轮五铢等,较完整的有40余件,而铜马则为我省已发现的,同样型制的两件中,最完整的一件。还有大量的陶器、陶俑,形态生动,造形精美,其中青瓷罐亦为我省文物中的珍品。还有少量的金银器皿等,总计有100余件。经四川省文管会考古队人员初步勘测,确定为岩墓群,现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驷马乡汉、晋墓群
该墓群最早发现于1966年改田改土时,同时出土有部分文物,其中铜俑、铜洗、铜镜(洗中有“永元三年八月作”的篆字铭文)、铁剑等和部分陶器,一部分收回文化馆保存。墓地报经省文管会责成当地有关部门封存。
1980年冬,县交通局在该地修建机动养路班,县图书馆文物管理人员朱世鸿对该墓地进行清理抢救,发掘残墓7座,搜集有青铜器和陶器等文物100余件,现该墓地已改建为机动养路班。
四、桃坪村东汉墓
该墓位于县东7公里的幺姑子渣边,1979年3月当地砖瓦窑烧砖取土时被发现,其墓分主室、耳室、甬室3部分,为青砖结构,除底砖外,其他向墓心的砖,均塑有龙形浮雕图案。器物大部存列于耳室,墓主遗骸已经炭化,但形状保存完好,有4枚完整无损的白齿,清理出文物陶器20余件,有钟、鼎、釜、豆、鸡、薰炉、俑、镇墓兽等,还有少量镏金铜饰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