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特色化新型的专科院校,建于1983年,位于江西省新余市。该校前身是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江西省首批具有独立颁发文凭资格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重点建设和扶持上本科院校之一。凭借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该校曾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全国就业十大示范高校”等称号。2014年2月28日·正式通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高票通过,升格为江西工程学院
1学校概况编辑
学院坐落在世界著名的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故乡——江西省新余市。东紧靠省会南昌,
西相依国家级旅游名胜七仙女下凡之胜景——仙女湖畔,以电子为龙头,机电、艺术学科为强项,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高校,现有大中专在校学生26000余人。建有仙来、天工、仙女湖科技园三大校区,其中天工校区占地近2060亩,仙女湖科技园占地1200亩(规划面积6000亩,已经投入教学750亩)现三个校区以逾3000亩。建筑面积达5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占50% ,水域面积占15%。学校已逐步形成了高等自考本科教育、统招大专教育、专升本和中等教育等多种教育层次与形式并存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并具有在全国各省、直辖市招生资格。
2基础建设编辑
学校建有12000平方米的实验科技大楼,教学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拥有数字化图书馆、卫星数字传输、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闭路教学网络、电视教学演播室、大型多媒体投影系统,千兆校园主干网络等现代教学网络体系。实验中心拥有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实训实验室和研发实验室等,全系列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一应俱全。 基础实验室由电工、电子、计算机基础、数电模电、物理、化学等6个省级基础课实验示范中心组成。专业实验室包括计算机组成的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和高频实验室 、PLC可编程序控制等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凸现办学特色而设置的实验室,包括PE实验室等,可模拟深圳厂家生产过程中工位调试,可完成收录机、电话机、收音机、电视机的模拟生产调试过程,还投资300万元引进日本自动化智能贴片机,把工厂现代化生产技术搬到学校,为学生毕业上岗进行岗前培训。同时根据各专业实践需要建立了十几个校内外实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校名训基地。学校建有数学建模研究所、电子EDA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所、IT产业研究所、数控研究所、机械加工研究所、计算机嵌入式技术研究所等7个技术较为领先的研究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亿元。藏书76万册。
3历史沿革编辑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始创于1983年.。1988年9月,经新余市教委批准成立新余市电子技术学校,培养中专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新余市电子技术学校被评为新余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
4现状概况编辑
一、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对接国家新能源科技城
学院坐落在江西省新余市。新余东靠上海,南接广东,西通长沙,北至武汉,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西城镇化水平、生活水准最高的城市,是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的撰述地、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故乡和“仙女下凡”神话的发源地。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余获批建设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致力打造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基地、世界最大永磁风力发电机基地和世界最大螺杆膨胀发电机基地。学院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动对接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大力传承《天工开物》的科技精神,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对接,高新产业与国粹精髓融汇,让你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确保一起求学,一起成功。
二、学校布局全面优化,科技园区加速崛起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3000亩,建筑面积62.7万平方米。校产达15亿元。呈生态园林水域式布局
2009年,学院又征地750亩,建设中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示范区——仙女湖科技园区。园区建设以生态、科技、创新为理念,使用功能强调产、学、研为一体。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仙女湖科技园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三、职业教育看好,前景未可限量
美国科学家、未来学家研究表明,美国21世纪的劳动力市场85%的工作岗位需求的人才有2到3年大专职业教育的学历就够了,仅有15%的岗位需要本科或更高学历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此可见,职校毕业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四、底蕴深厚声誉著,名师荟萃俊彦多
学院始创于1983年。1992年经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全日制综合性民办高等学校;1997年列为江西省首批高等教育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2001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晋升为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并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普通高校。是目前10所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校之一,全省自学考试优秀助学单位、网络助学院校,江西省教育厅列入2010年重点扶持上本科院校。现已发展成为以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为龙头,以计算机、机电工程学科为强项,带动文、经、管、艺、外语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全面发展的特色化新型综合性高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