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恩吉雅 》,看曲名,听那美丽委婉略带哀伤的曲调,知道这又是一首关于姑娘、关于爱情的故事。这样的主题,在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也就是凡人总是在追求着心底那一点情感和梦想。《诺恩吉雅》是内蒙古奈曼旗民间流传的一首科尔沁民歌,长达三十段,现已搜集整理的有十六段。歌中描述了美丽善良的蒙古族姑娘诺恩吉雅远嫁他乡的凄婉故事,展示了古老草原悠远的历史与独特风俗民情。
“老哈河水,长又长;岸边的骏马,拖著缰;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出嫁到遥远的地方……”
诺恩吉雅的传说,极为人性化地描述了诺恩吉雅传奇般的经历 .诺恩吉雅原系赤峰境内老哈河一带敖汉旗人氏。努恩吉雅的父亲——德木楚克道尔吉,是清代奈曼王府第十一任王爷德木楚克扎布的亲弟弟。王府的地址地敖汉旗与翁牛特旗交界的地方,即红山水库淹没区。
自幼生长在科尔沁沙地与草原上的诺恩吉雅,天真烂漫,充满童真。她追逐潺涓的小溪,热恋碧绿的草地,拥抱金色的太阳,在浓重的草原气息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时光荏苒,诺恩吉雅长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姑娘,娇羞的红晕映在脸上,犹如含苞待放的桃花。
诺恩吉雅的父亲是一位蒙古族贵族“塔布囊”,曾作为一名侍卫跟随当时的蒙古贞王爷进京“轮值”,因为当时的蒙古贞王爷是“前清门带刀行走”,相当于一名皇宫侍卫官。就在诺恩吉雅的父亲在北京期间,结识了同样是进京“轮值”的翁牛特旗王爷的一位随从,那位随从也是蒙古族贵族“台吉”,两人结识后,因为“门当户对”,就在北京口头结成了儿女亲家。半年后,“台吉”的儿子染上了肺病,想起了娶妻冲喜。于是,派人前来蒙古贞迎娶诺恩吉雅。想不到的是,刚刚来到翁牛特旗的诺恩吉雅,得知“台吉”的儿子已经病死,自己被迫与一只公鸡拜了天地,从此在婆家过上了忧郁孤独的生活,而且被婆家人当做仆女一样呼来唤去。春来秋往,蝉鸣鸟唱,风声雨声伴着河流的水声,激荡悠长。久别故乡的诺恩吉雅遏制不住思乡的情感,曾无数次地爬上高耸的山峰,遥望着东方,呼唤亲人,呼唤故乡……
一年后,诺恩吉雅的父亲始终不见女儿的消息,便急着赶到了翁牛特旗去看望女儿,结果一怒之下,索性赶着马车,带上女儿准备回老家。不幸的是,身体已经十分孱弱的诺恩吉雅在回家途中就含恨而死。
按照蒙古族的一个传统习俗,对于大病或者是非正常死亡的人,都要为其写歌传唱,否则灵魂就难以“托生”。因此,当年王府的“文艺班子”专门将诺恩吉雅的故事谱写成歌。
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经久传唱的民歌,伴随着一个哀婉动人、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从100多年前的草原流传开来……这就是我本周开始学习的马头琴曲《诺恩吉雅》。
《诺恩吉雅》之歌,是民间根据这一史实创作出来的,最初始传于奈曼旗老哈河一带,后广为流传于内蒙古草原。诺恩吉雅是草原民族圣洁朴实美丽的化身,诺恩吉雅的故事因而被人们用沉浸着思念优美抒情的曲调进行传颂,从古至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