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动物园位于市中心闹市区的东湖区福州路上,它始建于1959年,原为南昌人民公园的动物展区,1987年2月从人民公园分出正式成立。占地面积8.24公顷,其中水面0.67公顷,属省会城市中型动物园,已拆除。新南昌动物园位于南昌朝阳公园内,共投资1.98亿,于2005年10月1日破土动工,于2010年开放。
而南昌新动物园位于市西南方的西湖区桃花南路路上,与2011年正式开放。
一.新园介绍
南昌市动物园管理处是市园林绿化局领导下的正科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作为野生动物的饲养、展出机构,承担着保护、教育、科研、休闲四大功能。坚持以动物为纽带,以游客为主体,努力打造成江西生态窗口、南昌城市名片。
南昌新动物园总投资3.8亿,总面积784.5亩(0.5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45亩,园区绿化覆盖率超过80%。在总体布局上按照动物地理和习性划分为非洲区、美洲区、澳洲区、中国区、水生两栖动物区、中国草食动物区,另有正大门广场区以及次大门行政区。不同区域间以长达3.6公里的桃花河水系作为分界,河上十二座以生肖为主题的桥梁将各个园区连成一体;不同园区的建筑风格配合了各自所属的自然地理特征:水生区的蓝天碧水、草食区的一马平川、非洲区的泥墙草顶、美洲区的玛雅图腾、澳洲区的苍凉岩画以及中国区的水榭楼台。在动物场馆的设计上告别了森严壁垒的铁笼铁窗,大量采用沉浸式的外场设计、一览无余的玻璃幕墙以及原生态的散放散养,动物的生活和展出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游览的线路既有陆路也有水路,观赏的视角既有俯视也有仰视,行进的方式既可步行也可乘车。游客们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种、近万只野生动物共享这片自然生态的和谐乐园。
南昌市动物园管理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优质的服务和出色的业绩,先后被授予江西省文明公园、全省绿化模范单位、市四星级公园、市、省乃至于全国的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并多次被市园林绿化局评为先进单位、先进集体,2011年凭借华南虎三胞胎繁殖工作荣立集体二等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
二.新园特色
(一)寓意鄱阳
走近新动物园,就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白天鹅形状的建筑。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只“天鹅”是新动物园的大门,高达29米,游人将从天鹅的肚子穿行进入动物园,这座别具一格的大门被称为“天下第一鹅”。记者了解到,天鹅大门的灵感来源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体现了江西的地域特色。
不仅大门颇具特色,园内场馆都是按照世界各地风俗特色建的。南昌市动物园迁建工程项目部副主任付波告诉记者,新动物园的建设把动物当作焦点、场馆当作景点来打造,将是个主题式动物园。
(二)缩影五洲
中国区场馆突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采用徽派建筑风格,由青砖、灰瓦、大红柱子等元素构成,极具中国特色。
而非洲区则采用泥墙茅草、大块裸石和原木搭建,建筑材料都没有经过加工,给人粗犷、荒凉的感觉。
水生两栖馆则突出“趣”字,地面印满了各种爬行动物的脚印,场馆内的凳子采用蛇的造型,相映成趣。
澳大利亚区将澳大利亚土著的武器“飞来去器”意化成场馆构架,大块的岩石上绘满原始人狩猎的图案,让游客充分领略到了澳大利亚文化。
美洲区则以玛雅文化为主,区内有金字塔、浮雕、残垣断骸等,体现了废弃的城市、失落的文明。将动物置于这些颇具特色的场馆内,更能体现出自然、个性。
(三)动物别墅
新动物园的建设不仅注重硬件,也重视软件。如果说旧动物园的笼舍是“一室一厅”,那就是“别墅”级别了。在观赏角度上,新动物园也颇费心思,如游人参观大象,可采取俯视和平视;参观倭河马时,游客可进入水底隧道,透过玻璃向上观察倭河马。相信环境不同,游人的体验也不同。
(四)南昌名片
“新动物园不再是简单的满足游客观赏和猎奇的地方,还能成为科普教育、研究动物的基地,甚至能成为城市的名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