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乡面面观

家乡区县: 湖南省安乡县

安乡,位于洞庭湖北部,湖南省西北部,北界湖北省公安县、石首市,南连汉寿县,东接南县,西靠鼎城区、澧县、津市市。南北长71公里,东西宽30公里,总面积1087平方公里。耕地68.73万亩,总人口577550人(2000年末)。安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谷、棉花、鲜鱼、油 菜、柑桔、芦苇等,素有“鱼米之乡”美称。
安乡境内最早人群定居,始于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公元561年建县,至今已有1448年历史。安乡共出土文物185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件,二、三级文物125件。旅游资源丰富,全县已发掘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遗址22处,确立了重点民俗文化项目32个。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是横跨湘鄂两省的著名风景名胜,珊泊湖是休闲度假的“梦里水乡”,汤家岗、划城岗新石器遗址及刘弘墓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安乡。
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68.73万亩,其中水田46.74万亩。主要农产品为粮、棉、油、鱼。1977年,安乡被国家确定为洞庭湖区商品鱼生产基地,1997年全县鲜鱼出水量达到64万担;1982年,安乡被定为全国第一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从1950年到1997年48年间,安乡共生产粮食221亿斤,交售商品粮68亿斤,人平交粮居湖南全省第一;1983年,安乡被定为全国商品棉生产基地县,1993年,首次跻身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1997年产棉55.5万担。1995年,被定为全国商品油生产基地县,1997年油菜籽产量达116万担。棉花、油料、淡水鱼产量均继续保持全国百强县地位。
在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安乡地方工业、乡镇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步发展。进入90年代后,水利、交通、邮电、通讯和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把安乡装扮得分外妖娆。宏伟的安乡大桥和石龟山大桥雄踞在虎渡河和澧水上,结束了安乡到常德、长沙须过轮渡的历史,从此北到武汉、东到益阳、西到常德、南到长沙,四通八达皆坦途,圆了好多个世纪安乡人的梦。在建的常岳高速公路将贯穿安乡,届时,安乡到常德将不到一小时车程,到长沙也仅三个多小时;程控电话、移动通讯、信息网络更是拉近了安乡和世界的距离;八百里达标防洪大堤守卫着安乡人民的家园;42米宽的县城环城大道,使潺陵旧貌一改,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
工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造纸、棉纺、油脂化工、橡胶、建材、机械等六大行业。书写纸年生产能力由1992年的不到1万吨,扩大到3.5万吨,卫生纸品年创产值由1992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1.2亿元;棉纺加工形成了产业化雏形,籽花加工能力由1992年12万担扩大到110万担,棉纺由3.5万锭扩大到6万锭,年加工皮棉由12万担扩大到20万担;橡胶制品年产力车内外胎1458万条;县氮肥厂生产规模达年产合成氨3万吨,设备水平目前已接近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在全市国有工业综合指标考核排名中,我县连续4年位居前列。乡镇企业从1992年来共吸引各类投资4亿多万元,1996年实现总产值24.7亿元,利润2.3亿元。
财政登上新的台阶。从1993年起连续5年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并且彻底消化了历年老赤字1000多万元,同时还挤出4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技术改造,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达8千万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确立了招商引资在加速安乡经济发展中的首选战略地位,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对三资企业实行了“减税金、免收费、贴封条、保平安”的方针。1992年来共组建三资企业18家,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引进境外资金达1200万美元。由于投资成本低、环境优越,恒安、拾比佰等外资企业年年追加投资,不断扩大规模。
人口普查年度登记的人口出生率为10.06‰,死亡率为6.35‰,自然增长率为3.71‰,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分别下降3.94、0.45、3.49个千分点。
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安乡作为“生态安乡”、“乒乓球之乡”、“诗词之乡”已成为一颗璀璨的湘北明珠。

没有口袋的东东(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